体侧扁,腹部无。头长小于体高。吻短钝。眼大,前位。下颌正中有一突起,与上凹陷相嵌合。须2对,短小。侧线一般不完全。背鳍位置较后;臀鳍长,其起点与背鳍第一、二根分枝鳍相对;尾鳍分叉。体后半部有一金黄亮的纵条。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外形与费氏短腿蟾Brachytarsophrys feae相近。但本种趾间具1/4-1/2蹼;内蹠突等于或略长于第一趾之长;额顶骨上的脊位于近中线处。蝌蚪腹面只有一条浅紫或紫黄色横斑,此横斑不达出水孔,其前、后两侧无紫褐色横斑。
中国两栖动物
三壳均为规则的八面体,有不规则的多角形网孔,皮壳的网孔很大,孔间桁瘦细,并相互连成网状结构。三壳直径之比为1:2.5:7.5。外髓壳与皮壳表面均具刚毛状辅针,(Haeckel只谈到皮壳具辅针)。皮壳辅针大部分已折断,仅见其残痕,外髓壳辅针较短小。具6根强大的主...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头体长108—140毫米,尾长195—222毫米。跟较小,眼睑发达,瞳孔圆形,虹膜黄绿显金色;鼓膜裸鳐;头背无对称大鳞,眼下方至鼓膜上方有一行鳞,枕部及鼓膜下方和颈侧有大小锥鳞。背正中鳞大呈六边形,覆瓦状排列,体侧鳞较小,其间未杂以大鳞;体背腹扁平,无鬣鳞。...
中国动物图谱数据库
头较窄长,略呈三角形。吻较窄,吻明显;体较细长,全长1米左右。背面棕褐色到红褐色,背脊有一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有时前后连续,形成波状脊纹,体侧各有一行较小的暗紫色斑;腹面浅褐色,每一腹鳞有由深棕色细点组成的斑块若干,形成深浅交错的网纹。鼻间鳞仅...
中国动物图谱数据库
体较粗壮,雄蟾体长52~78mm,雌蟾62~86mm。头宽略大于头长,顶部较窄;吻明显,其上有疣粒;吻端略钝圆形;鼻孔位于吻眼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颊部稍向外倾斜;鼓膜小椭圆形;无犁骨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皮肤粗糙,背部满布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瘰粒;...
中国有毒动物数据库
鉴别特征 通身橄榄棕色,背鳞边缘黑色,腹鳞229--247,尾下鳞79-92对。
形态描述 依据李胜全(1983)所报道的描述。
雄性全长(1150+270) mm。体背橄榄棕色,背鳞的边缘黑色;腹面黄绿色,腹鳞的边缘具黑色。颊鳞1,长略大于高...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球壳正圆形,具规则排列、大小相近的圆孔。各孔均具高耸截圆锥状的围孔领。孔间桁宽度相当于壳孔的三分之二。桁条中间有双线条纹,这些条纹围绕着圆孔,呈六角形(图106B)近骨针处条纹隆起与骨针基部相连。桁条节点有小疣突。小疣突呈稀疏分布(即非每个节点上都有)。各根骨...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头大,颈短,不能缩入壳内,头背覆以大块角质盾片;颌粗大,显著钩曲皇鹰嘴状。背甲长椭圆形,前缘中部凹入,脊部扁平,有一纵;颈盾极短小而宽;腹甲略近长方形,前缘平切,后缘凹入;具下缘盾。指、趾间具蹼;有爪。股后及肛侧有锥状鳞。尾甚长,具呈环状排列的长方形鳞片。背...
中国动物图谱数据库
形态特征 贝壳中等大小,壳质稍厚,坚实,呈高圆锥形。有5个螺层,前几个螺层增长极缓慢,略膨胀,螺旋部低矮,呈高圆锥形。体螺层增长迅速,下部膨胀,突出,在前方向下倾斜,其周缘上有一不明显的角,在其前面稍弯曲,其上并有3条栗褐色色带环绕,第一条色带逐渐变得陈旧...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