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翅展 雄30~40mm,雌45~48mm。
形态 触角干黄白色,栉齿棕黄色;下唇须、头、胸部和足棕黄色;腹部褐白色。前翅黄白色带棕色,散布黑褐色鳞片,前缘、后缘黄棕色带褐色;从基部到翅外缘有一长三角形黑褐色斑,微带灰色;缘毛黑褐色,脉端灰黄色。后翅黄白色,缘毛灰棕色。
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在背中央发达;钩形突基部加宽,端部呈骨质化很强的钩形,背中央有纵脊;颚形突为片状,骨质化;抱器瓣基半部宽阔,在腹缘近基部有一角形突,端半渐窄,顶端圆,背缘近基部有一细长侧突;囊形突呈梯形,顶端平直;阳茎粗壮且弯曲。
幼虫体长33mm左右,黑色,有黄褐色纵线,背线黄褐色,亚背线有绿色斑和线,第一至四腹节各有一赤褐色短毛刷,第八腹节背面有一向后伸的黑褐色长毛束,头、足和翻缩腺深红色。
观察标本 1♂,湖南安化、1981.Ⅳ.29;1♂,广西博白清湖坡、1976.Ⅳ;1 ♂,四川峨眉山、1974.Ⅶ.24、王子清采;1 ♂,四川西昌张岭村、1974.V.19、韩寅恒采;2♂♂1♀,云南丽江、2000~2500m、1978.V.4、王海林采。
形态 触角干黄白色,栉齿棕黄色;下唇须、头、胸部和足棕黄色;腹部褐白色。前翅黄白色带棕色,散布黑褐色鳞片,前缘、后缘黄棕色带褐色;从基部到翅外缘有一长三角形黑褐色斑,微带灰色;缘毛黑褐色,脉端灰黄色。后翅黄白色,缘毛灰棕色。
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在背中央发达;钩形突基部加宽,端部呈骨质化很强的钩形,背中央有纵脊;颚形突为片状,骨质化;抱器瓣基半部宽阔,在腹缘近基部有一角形突,端半渐窄,顶端圆,背缘近基部有一细长侧突;囊形突呈梯形,顶端平直;阳茎粗壮且弯曲。
幼虫体长33mm左右,黑色,有黄褐色纵线,背线黄褐色,亚背线有绿色斑和线,第一至四腹节各有一赤褐色短毛刷,第八腹节背面有一向后伸的黑褐色长毛束,头、足和翻缩腺深红色。
观察标本 1♂,湖南安化、1981.Ⅳ.29;1♂,广西博白清湖坡、1976.Ⅳ;1 ♂,四川峨眉山、1974.Ⅶ.24、王子清采;1 ♂,四川西昌张岭村、1974.V.19、韩寅恒采;2♂♂1♀,云南丽江、2000~2500m、1978.V.4、王海林采。
生物学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福建(邵武)、江西、湖北、湖南、广东(连平)、广西(博白)、四川(西昌)、云南(丽江、武定、永仁)、西藏(樟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