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松田鼠

Pitymys irene   Thomas
   

  477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
外形:中等大小的田鼠。尾短而细,尾长不超过后足长的2倍,短于体长的一半。前后足较短。耳壳较大,明显露于被毛之外。爪较细弱。
毛色:体背面深棕褐色或黄褐色,个体间差异较大。背毛基黑灰色,毛尖棕黄色,端部黑褐色。背毛间杂有较多的黑褐色长毛,尤以背、腰、臀部中央较多。体侧毛略浅,特别是背腹交界处。腹部灰白色,毛基灰色,毛尖白色,略沾黄色。耳壳毛色浅,边缘棕黄色。前肢背部短毛淡褐色,附至指端而变为苍白色,腹面掌指部裸出。后肢附蹠部上下面毛色较前肢略深。尾上下两色,背色基本同背部,腹面白色。
头骨:头骨粗状略显短阔。鼻骨较长,前端稍后于前颌骨的前端,形状前宽后窄。后端较平齐,不成尖状。眶间颞嵴很弱,眶后突发达。颧弓不很粗状。腭孔较长,接近上颌第一臼齿前缘的联线,腭孔前宽后略窄。听泡不很发达。
牙齿:上颌门齿向下近垂直伸出。M1前横叶之后具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齿环,形成内外各3个角突。M2前横叶后存在3个齿环。第3个齿环突向外侧,而内侧角突很小或无。因此,M2具有内2外3个角突。 M3前横叶半圆形,后具4个封闭齿环。其中外侧有2个小齿环。内侧1个大齿环,最后齿环前端突向内侧,似倒写的逗号。M3的齿环间常有贯通现象。下颌门齿向前斜伸较细。M1后横叶前存在3个(内2外1)封闭齿环,其前第4、5齿环左右贯通,常与前端半圆形前横叶相通。 M1共形成9个角突,分布外4内5。M2的后横叶似半月型,其前方内外各具2个齿环,外侧靠前,前端齿环左右常有相通。M3三个齿环半月型前后排列,由前向后依次增大,斜向内侧后方。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身体中小型的鼠类,较锡金松田鼠略小。耳壳显于被毛外。尾较短而细,长不超过4Omm,短于体长的一半。

生物学

生物学资料 高原松田鼠种群较小,生物学资料甚少。已知栖息于山地灌丛草甸、草原草甸和林缘草坡等处,分布海拔2000—4000m左右。以各种绿色植物、草籽等为食。打洞穴居。啃食植物和地面打洞对草原有一定破坏,但数量少,经济意义不大。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本种主要分布国内。集中在青藏高原的东缘和横断山脉。包括甘肃南部临谭、卓尼及祁连山东段地区,青海省除去柴达木盆地和羌塘高原的各地都有分布,四川省西部和北部山区,云南西北部以及西藏的东南部。

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 关于本种的分类地位,Weigel(1969)、Corget(1978)和 Gruber(1969)等人将其归入锡金松田鼠(Pitymys sikimensis)。但是二者在多方面存有差异,如尾形和长度、颧弓宽度、M3和M1的形状等均有很大差异(表7)。而根据毛色和体型大小将二者合并是不准确的。
关于本种的亚种分类,Ellerman等(1951)将Thomas 1911年定名的 irene 和 onis-cus以及Hinton(1923)定名的 forresti 合为一种,包括三个亚种。三个亚种的差别主要是体型的大小,从南向北,体型是逐渐变小,分布的海拔高度则以南方更高。虽然南北体型大小有别,但是中间类型和个体变化也是存在的,冯祚建(1986)也认为青海、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地150多号标本体型大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oniscus 和 forresti 的采集点(模式产地)都来自该种分布的北缘和南缘,所以标本体型大小代表了两个极端。至于M3、M1的差别(Hintom,1923)在同一地区标本中也有不同表现,难以代表亚种的特征。所以,这三个亚种,很可能是同物异名,但是,由于所获标本有限,特别是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南部标本较少,难以定论,现仍按 Ellerman 等意见分为3个亚种,即指名亚种 P. i. irene、甘肃亚种 P. i. oniscus 和云南亚种 P. i. forresti。

标本信息

标本采集地有四川的泸定、康定、理塘、马尔康、木里、百里卖、稻城、炉霍,青海大通、泽库,云南的德钦、中甸、碧江、贡山和西藏的左贡。

检索表文本

高原松田鼠分亚种检索

1. 体型较大(体长90mm以上,颅全长平均24mm以上),M3具4个内侧突角………………………………2
体型较小(体长8Omm,后足长不达16mm),M34个内侧突角不明显……………………………………
…………………………………………………………………甘肃亚种 Pitymys irene oniscus
2. 体型大,颅全长25mm以上,后足长17mm,M3发育良好,突角明显……………………………………
…………………………………………………………………………云南亚种 P. i. forresti
体型中等,颅全长25mm以下,后足长16mm,M34个内侧突角较小………指名亚种 P. i. ir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