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叶猴

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Pousargues
   

  990  浏览



形态描述

体型纤瘦,四肢细长,头小,尾很长的一种黑猴子。头的比例特小,头额有一撮耸起的黑色冠毛,衬得头部竖向尖细,颜面更瘦削。不具颊囊。手脚狭长,4指(趾)细长,拇指特别短。臀胝小。尾长超过体长的1.5倍左右,尾端毛乳白色。雄性较大,个体一般较猕猴稍大。体毛颇长,几乎完全黑色,略有光泽,从耳下经颊到口角有两道白毛,若白络胡。只颜脸、耳朵和跖部裸露,肤色亦为黑色。

生物学

生活于热带、亚热带局部地区的石灰岩丘陵山地,是一种典型石灰山栖息的灵长类。在海拔1000多米的地区,也有少量黑叶猴,且峭壁、深涧、峡谷等复杂地形提供了它所理想的生境,有向此区扩展的趋势。一般营家族性群体生活,群体不大,多了要分群,每群占据一定地域,常以峭壁处的岩洞为家,居住地较固定。群体一般几头至十几头,冬寒季节可聚集至20-30只。行动敏捷,胆小,见人而远逃,很少下地,在树上窜跃顷刻无踪,故生活区里离不开树林。耐热而怕冷,驯养中的叶猴常因不及时的防寒而罹病。以成熟野果为主食,也常常食树叶、花芽、鸟蛋、昆虫等小动物。叶猴胃内有分隔具复胃性质,少果实时能消化大量树叶,也从中吸收水分,不必大量饮水。由于黑叶猴生活在在石灰岩丘陵山地,这些地区往往形成彼此相间的孤立山群,群山间常被大小不等的平原和河流相隔,人类经济开发活动阻断了各石灰岩猴种群间的连续分布。现存数量约400-500只(广西动物资源考察队,1979)。黑叶猴繁殖季节不甚明显,通常在2-3月交配,妊娠期160天左右,8-9月产仔。成年雌猴一般每年产1胎,极少见2仔。

国外分布

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

国内分布

我国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部、西部的左、右江和红水河流域,如大新、崇左、龙州、扶绥、宁明、隆安、天等、靖西、那坡、德保等地。此外,贵州的东北和西南部,如桐梓、正安、绥阳、沿河、兴义、水城、务川、道真、册亨以及云南东南部的局部地点亦有零星分布。其中的三更山亚种(T. f. leucocephalus)又称白头叶猴,主要分布在广西境内左江以南、明江以东的崇左、龙州、扶绥、宁明四县境内。

其它信息

种群现状 据多年有关部门的调查现有黑叶猴分布区的面积约有2万km2,主产区在广西西南部,是灵长类动物中数量仅次于猕猴的种类。据全国强等(1994)估计:指名亚种广西境内的总数估计现在有5000-6000只,其分布区涉及23个县;贵州境内分布区涉及11个县,根据抽样调查统计,现有109群,总数约1000只。四川仅发现金佛山有分布,共2群,总数27只左右。三更山亚种仅分布在广西境内200-500 km2的范围内,1977年以前总数约有600只,目前有1000-1300只。种群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宁明县陇瑞保护区,崇左县分布区。全国资源数量估计:指名亚种的种群数量较10年前有所增加,其总数约有6000-7000只;三更山亚种1000-1300只。据李汉华等1982年的资料,三更亚种的整个分布区有633只,80年代的吴名川1983年的资料调查结果为400只(卢立仁等,1990)。
致危因素 1、由于当地群众传统用黑叶猴泡酒、熬膏的习惯,至今仍未获得彻底制止。外地动物园等单位也时常深入产区收购活猴,这些是叶猴遭灾的主要因素。近年国营、集体单位虽不敢私自公开收购乌猿了,但偷猎行为仍时有发生。而白头叶猴行动缓慢,白天活动过程中,休息时间占了69.1%,加之石山地区的植被相对稀疏,使白头叶猴极易为人所发现,这成了白头叶猴逃避人类猎杀的致命弱点(卢立仁等,1993); 2、栖息地被破坏、分割也是黑叶猴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白头叶猴生活的石山群相互彼此独立,白头叶猴就生活在这样一个个面积不大的"孤岛"上,"孤岛"的四周是宽阔的农耕地、住宅、公路等; 3、有些保护站只有保护动物的权力,没有所有权和使用权,从而给保护站的保护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不应有的问题。如上述白头叶猴生活的"孤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为集体所有。"孤岛"内的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盆地被开垦种上了作物。为了方便,在有些地方人们干脆在石壁上开凿隧洞让拖拉机自由出入。同时每个"孤岛"还担负着四周村民的柴薪。崇凛一村几千人的烧柴都由一面积约20 km2的石山孤岛解决。其结果是白头叶猴栖息地胸径为20cm以上的乔木变得稀有和罕见。
饲养情况 人工驯养繁殖黑叶猴,我国已有许多单位成功,但盲目捕捉和饲养也给野生种群带来一定的影响。日后因科研或动物园展出需要,可望逐渐摆脱依赖野外捕捉。 现有保护措施 已列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现有黑叶猴的保护区有:广西扶绥珍贵动物保护区、崇左珍贵动物保护区、陇瑞保护区、龙虎山保护区、大哄豹保护区、布柳河水源林保护区、十万大山水源林保护区、穿洞河水源林保护区、地州水源林保护区、青龙山水源林保护区、大新珍贵动物保护区、弄岗保护区、大明山保护区;在贵州的有野钟黑叶猴保护区、道真仙女洞保护区、麻阳河黑叶猴保护区。有白头叶猴的保护区有:弄岗保护区、陇瑞保护区、扶绥珍贵动物保护区、崇左珍贵动物保护区。
保护措施建议 1、协调解决好黑叶猴分布的保护区(如白头叶猴生活的孤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使当地经济和自然保护得到协调发展,达到切实管理和保护动物及其生境的目的; 2、封山育林,在白头叶猴生活的石山孤岛上绝对禁止捕猎、砍伐、放牧和从事生产活动;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当地居民对珍稀濒危动物的保护意识; 4、加强黑叶猴的繁殖、生存、保护等野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