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体长约220毫米,尾长约20毫米,颅基长约55毫米。体形较大的一种刺猬。耳较
短,不超过其周围之棘长。足及爪也较长。棘粗硬,头顶部之棘略向两侧分列,棘之颜色不同,可分为二类:一类纯白色,或尖梢略染棕色;另一类棘之基部白色或土黄色,其上为棕色,再上段复为白色,尖梢呈棕色。整个体背呈土棕色。脸部、体侧和腹面以及四肢的毛为灰白或浅灰黄色。四足浅棕色。头骨之颌关节窝后突甚小,显然低于颞
3.1.3.3
乳突之高。齿式: ——————=36。
2. 1. 2. 3
短,不超过其周围之棘长。足及爪也较长。棘粗硬,头顶部之棘略向两侧分列,棘之颜色不同,可分为二类:一类纯白色,或尖梢略染棕色;另一类棘之基部白色或土黄色,其上为棕色,再上段复为白色,尖梢呈棕色。整个体背呈土棕色。脸部、体侧和腹面以及四肢的毛为灰白或浅灰黄色。四足浅棕色。头骨之颌关节窝后突甚小,显然低于颞
3.1.3.3
乳突之高。齿式: ——————=36。
2. 1. 2. 3
生物学
常在多灌木的地方活动,亦见于市郊或村落附近。食昆虫,亦以幼鸟、鸟卵、蛙
及蛇、蜥蜴等小动物为食,兼食野果、蕈菌等。冬季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期长达半年。每年繁殖1—2次。在4月间繁殖,妊娠期34—37日,每产仔数3—7只。刺猬遇惊时,立即全身紧卷如一刺球,以示警卫。
及蛇、蜥蜴等小动物为食,兼食野果、蕈菌等。冬季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期长达半年。每年繁殖1—2次。在4月间繁殖,妊娠期34—37日,每产仔数3—7只。刺猬遇惊时,立即全身紧卷如一刺球,以示警卫。
国内分布
经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