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硨磲

Tridacna squamosa   Lamarck
   

  189  浏览



形态描述

貝壳大,重而且坚厚。卵圆形,两壳大小相等。背緣稍平;腹缘弯曲呈波浪状。壳頂位于貝壳中央,壳頂前方有一长卵形的足絲孔。外韧带极长,黄褐色,約等于貝壳后牛部的3/4。
貝壳表面黃白色,生长輪脉釉密,具有4-6条強大的放射肋;肋上有宽而翘起的大鳞片,在壳頂附近鳞片常因磨損而掉落;肋間沟具有宽的放射肋紋。
貝壳內面白色,具有光泽。鉸合部长,右壳有主齿一个和两个井列的后侧齿;左壳主齿和后侧齿各一个。足絲孔的边緣具有肋状的突起若干条;靠近壳頂者大而突起,排列紧密;向前端則逐漸稀疏而不太明显。后閉壳肌痕卵圓形,位于貝壳中部。外套痕明显。
标本测量 壳高(毫米) 131 127 105 105 100
壳长(毫米) 193 193 176 155 170
壳寬(毫米) 144 132 119 110 100

生物学

生活在潮間带珊瑚礁间,貝壳大部分埋入珊瑚礁內,仅露出腹緣。生活时外套緣具有极美丽紅褐色的色彩。

国外分布

本种为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海区分布很广的种,为純暖海性种。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羣島(Molucca);澳大利亚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均有分布。

国内分布
经济意义

肉供食用,鮮贪或于制均可,貝壳可作观賞品。

标本信息

标本采集地 海南島三亚,新村;西沙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