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背甲脊棱有或无,无侧棱;上颚钩曲明显,第一椎盾两侧达第二缘盾或第一缘盾;喉盾缝为肱盾缝长的4.4—6.0倍;肛盾缝多长于胸盾缝与股盾缝;头部除橄榄绿色与浅黄色斑纹外,绝无黑色、黑褐色或红色。腹甲黑褐色,胸、腹及股盾中央有较大的污黄色斑块。
形态描述 (依据原始描述)头窄,吻较尖而端部圆钝,眶径约等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即吻长);上颚明显钩曲,略超出下颚,颚缘锯齿状。头背皮肤平滑,颈背皮肤满布疣粒。
背甲长椭圆形,长160—165毫米。正模宽125毫米,壳高55毫米。背甲前缘较平,颈盾处有极小凹缺,后缘圆出。第九至第十一缘盾间微呈锯齿状;左右臀盾之间有一极小缺刻;两侧缘较直,后段略向外斜。椎盾5枚,第一椎盾前缘最宽,可达第二缘盾或达第一缘盾,可为其后缘宽的二倍以上。第二至第四枚椎盾均宽大于长,第5枚椎盾后缘长为其前缘的2、3倍,其后缘宽度达第十一缘盾的前部。缘盾11对,第一与第七对最宽,第三、四对最小;肋盾4对,均宽大于长,且远较椎盾为宽;背甲无棱,或有较明显的脊棱,或在背甲前部,或仅在第五椎盾中央有脊棱;各盾片均无同心纹。
正模腹甲全长172毫米,胸腹盾间有发达的韧带,将腹甲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宽97毫米,其前部略向上翘,后叶宽100毫米,腹甲前缘圆,中央有一极小的缺刻;腹甲后缘圆,肛盾处较窄,中间有一稍大的凹缺。喉盾缝长为肱盾缝长的4.6—6.0倍,腹甲各盾片均平滑无同心纹。无甲桥。腹甲胸、腹盾外缘与背甲5—7缘盾腹面以韧带相连,有1枚极小的长椭圆形的腋盾,无明显的胯盾。
四肢强壮而略扁;指、趾间满蹼;爪发达,前5后4;前肢有若干较大的扁平鳞片,后肢仅跟部与矩部有少数稍大的鳞片。
头背及头侧为均一的暗橄榄绿色,虹膜黄绿色,吻端至眼前有一浅黄色窄纵纹,其上下缘镶以橄榄绿线纹;鼓膜浅黄色,前沿至眼后方,上、下喙浅黄色,颌部灰黄色,颈背及颈侧橄榄绿色,少数疣粒黄色,略呈纵形。颈腹浅灰黄色。
背甲土褐色,散以不规则黑斑。腹甲黑褐色,胸、腹、股盾中央有较大的黄色斑块。肱盾、股盾后外缘及肛盾后缘有少量黄斑。背甲缘盾的腹面亦为黄色,散有不规则黑斑。
四肢背面暗橄榄绿色;腹面灰黄色;尾短小,背橄榄绿色,腹面浅灰黄色,由于部分鳞缝色深,略呈纵纹。
形态描述 (依据原始描述)头窄,吻较尖而端部圆钝,眶径约等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即吻长);上颚明显钩曲,略超出下颚,颚缘锯齿状。头背皮肤平滑,颈背皮肤满布疣粒。
背甲长椭圆形,长160—165毫米。正模宽125毫米,壳高55毫米。背甲前缘较平,颈盾处有极小凹缺,后缘圆出。第九至第十一缘盾间微呈锯齿状;左右臀盾之间有一极小缺刻;两侧缘较直,后段略向外斜。椎盾5枚,第一椎盾前缘最宽,可达第二缘盾或达第一缘盾,可为其后缘宽的二倍以上。第二至第四枚椎盾均宽大于长,第5枚椎盾后缘长为其前缘的2、3倍,其后缘宽度达第十一缘盾的前部。缘盾11对,第一与第七对最宽,第三、四对最小;肋盾4对,均宽大于长,且远较椎盾为宽;背甲无棱,或有较明显的脊棱,或在背甲前部,或仅在第五椎盾中央有脊棱;各盾片均无同心纹。
正模腹甲全长172毫米,胸腹盾间有发达的韧带,将腹甲分为前后两叶。前叶宽97毫米,其前部略向上翘,后叶宽100毫米,腹甲前缘圆,中央有一极小的缺刻;腹甲后缘圆,肛盾处较窄,中间有一稍大的凹缺。喉盾缝长为肱盾缝长的4.6—6.0倍,腹甲各盾片均平滑无同心纹。无甲桥。腹甲胸、腹盾外缘与背甲5—7缘盾腹面以韧带相连,有1枚极小的长椭圆形的腋盾,无明显的胯盾。
四肢强壮而略扁;指、趾间满蹼;爪发达,前5后4;前肢有若干较大的扁平鳞片,后肢仅跟部与矩部有少数稍大的鳞片。
头背及头侧为均一的暗橄榄绿色,虹膜黄绿色,吻端至眼前有一浅黄色窄纵纹,其上下缘镶以橄榄绿线纹;鼓膜浅黄色,前沿至眼后方,上、下喙浅黄色,颌部灰黄色,颈背及颈侧橄榄绿色,少数疣粒黄色,略呈纵形。颈腹浅灰黄色。
背甲土褐色,散以不规则黑斑。腹甲黑褐色,胸、腹、股盾中央有较大的黄色斑块。肱盾、股盾后外缘及肛盾后缘有少量黄斑。背甲缘盾的腹面亦为黄色,散有不规则黑斑。
四肢背面暗橄榄绿色;腹面灰黄色;尾短小,背橄榄绿色,腹面浅灰黄色,由于部分鳞缝色深,略呈纵纹。
大小
国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