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罗湖蛭

Limnotrachelobdella taimeni   Epshtein
   

  318  浏览



形态描述

标本采集地 黑龙江从哲罗鱼(Hucho taimen Pall.)的胸鳍上得到。
形态 体长14mm,最大体宽6mm,体的最大厚度2.5mm。前吸盘较小但与颈部明显区分,直径为2.5mm;颈部长3mm,宽2mm;腹部长11mm,最大宽度6mm;尾吸盘很发达,圆形深陷且边缘内卷,直径为6mm。腹部两侧缘各有10对大而明显的耳状搏动囊,其大小与形状随个体显示一定的变异性,或是由前往后逐渐增大,仅第9、10对稍小于前面的,或是在前几对较小而后几对则较大。腹部与尾吸盘中心部分相连接。体表光滑,前段背面呈黄褐一橄榄色,特别是在甘油中透明后用显微镜作观察时更为明显,其腹面可以看到黑中透蓝的斑点,它们集中成为6团,这些斑点在用肉眼观察时显现出蓝色。颈部背面的斑点同样因褐色色素细胞的原因而显现褐色,后段背面黄褐一橄榄色,沿背中线的颜色较深,腹面浅蓝色。无论在背面还是在腹面都散布着像体前段一样的青色斑点团,背面斑点团排列成断续的纵横行列,又有斑点团组成边缘纵线。在体侧各搏动囊基部稍上以及靠后位也有斑点团,加上其间的2列共计有10—12横列。由于斑点团的这种排列,当用肉眼观察水蛭时在其橄榄色背景上可分辩出狭窄而横向浅蓝色条纹。侧缘搏动囊斑点团中的深蓝色斑点也伸向腹面,此外单个离散的斑点也使腹面带有浅蓝色。在前吸盘上有两条由很大的色素细胞聚集成的暗色环带,这些色素细胞同时也散布在整个前吸盘的背面。尾吸盘比腹部更明亮,其背面除有狭窄的边缘圈外,还散布着星状色素细胞,用肉眼观察呈咖啡色的斑点。标本的头部未观察到眼,是否因为标本在酒精中浸泡太久所致,尚不清楚。由于标本固定得不够好,未能研究其体节与体环的组成。

鉴别特征

鉴征 个体较小,头部没有眼。腹部两侧缘各有10对耳状搏动囊,尾吸盘的直径等于最大体宽。体背面呈黄褐色一橄榄色,腹面浅蓝色,背、腹面均散布着青色的斑点团。

生物学

生态 本种在哲罗鱼的胸鳍上得到,这种鱼在包括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在内的黑龙江流域均有分布,但主要是在山区河流里,很可能是本种水蛭的专一寄主。根据其分布与生态环境可以推断,本种水蛭及其寄主适应于在含有足够饱和氧的较冷的水体里生活。

国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