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体形中等大小,最大个体全长可达1米左右。头背黑棕或黑黄色,两眼间有一黄白色横斑,眼后有一黑纹,颈背具箭形斑;体背灰棕色或棕黑色,背脊有橘黄或红棕色菱形斑一行,菱斑四周镶以深色斑块;腹面黄白色或灰白色,前部具棕黑色斑块或点斑,后部无斑或黑点密集成灰黑色。黑化个体头及体背灰黑色无斑。眶前鳞1(2),眶后鳞3(2、4);颞鳞2(1)+2、8(1、4);上唇鳞3-12-3或2-2-3式。背鳞前部斜列起棱19(17-21)-19(17)-15行:腹鳞135—172;肛鳞二分;尾下鳞45—78对。 根据上唇鳞及腹鳞数可分为3个亚种。
生物学
生活于海拔700—2700米的山区、林下流溪旁、路边、菜地等处。受惊时,体前部昂起而背腹扁平,发出“呼呼”声。主要以蛙为食。卵生,怀卵9—11枚。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