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

Rana nigromaculata   Hallowell
   

  674  浏览



形态描述

体长约为70~80毫米,雄蛙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吻钝圆,吻棱不显;鼻孔距较距吻端为近;眼间距窄,为上眼险宽之1/2;鼓膜大,为眼径的2/3—4/5;犁骨齿两小团,左右不相遇。前肢短,指趾端钝尖,指长顺序3、1、2、4,指侧有窄的缘膜,第二指的最显著;关节下瘤明显。后肢较短而肥硕,胫跗关节前达眼部,左右跟部仅相遇或不相遇;趾间几为全蹼,第五趾外侧缘膜发达;关节下瘤小而明显;外蹠突小,内蹠突窄长,有游离的刃状突出。皮肤不光滑,背面有一对较粗的背侧褶,二背侧褶间有四行至六行不规则的短肤褶,若断若续,长短不一,变异颇大;侧褶到体侧的皮肤也不光滑,少数液浸标本有白色小刺;腹面皮肤光滑。雄蛙有一对颈侧外声囊;第一指基部有粗肥的灰色婚垫,满布细小白疣。生活时颜色变异颇大,背面的基色为黄绿色或深绿或带灰棕色,具有不规则的黑斑,背中央常有一条宽窄不一的浅色的纵脊线,由吻端直到肛部;北方的雌性标本多有深酱色或黑色者;背侧褶处色较浅,为金黄、或黄,或浅棕色;四肢背面有黑色横斑。液浸标本为青灰色,黑色斑明显;腹面白色无斑。蝌蚪体形大,后肢5毫米时,全长达50—60毫米,体笨重,尾较细弱,尾端尖;蝌蚪呈灰绿色,尾部有斑纹;唇齿式I:1~1/Ⅱ:1—1,角质颌适中。

生物学

产卵季节颇长,自3月至6月在池塘内都可采到

生境信息

黑斑蛙是我国最习见的一种蛙,常栖于池塘、水沟、或小河内

国内分布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