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鲴

Xenocypris argentea   Gunther
   

  666  浏览



形态描述

主要性状 体长而侧扁,腹部圆。体长为体高的3.7-4.0倍。头小,呈锥形,吻圆钝。口下位,成一横裂,下颌前缘成为一角质的薄锋。眼中等大小。鳃耙38-45。下咽齿3行。鳞较大,侧线完全,侧线鳞 。腹部在肛门前具不明显的腹稜。背鳍条3,7-8,第3根不分枝鳍条成为光滑而粗壮的硬刺,其起点在腹鳍起点之稍前方。臀鳍条3,8-10,中等长,至尾鳍基部较至腹鳍起点为近。鳔2室,后室长。生活时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黑灰色,腹部银白,鳃盖骨后部有一桔黄色的斑条,胸鳍、腹鳍和臀鳍及颊部呈杏黄色,其它各鳍灰黑。

生物学

生殖 性成熟时间较早,通常2冬龄鱼即开始成熟,生殖期为5-6月间,在湘江中自4月中旬至5月初。卵漂浮性,常产于流水中。
年龄和生长 生长的速度较快,根据观察的材料,1冬龄鱼体长约168毫米,2冬龄鱼体长约203毫米,3冬龄鱼体长约248毫米,4冬龄鱼能长到300毫米以上。

生境信息

生活习性 多般生活于河流和湖泊中,栖息在水的中下层,常以下颌的角质边缘在石面或其它物体上刮取食物。
食性 为食植物性的鱼类,以藻类为主,如硅藻、颤藻、丝状藻。但也食浮游动物,如甲壳类、象鼻溞等。其次为水生高等植物的碎片和大量的腐植质等。

国内分布

黑龙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以及云南的元江都产此鱼。

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生长得较快,在江河、湖泊中每年的天然产量很大,尤其是在江河的中、上游产量较多,为食用经济鱼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