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喙中部有淡色环,中胸背板有带蓝绿或绿色光泽的淡金黄宽边缘,腹节Ⅵ-Ⅷ两侧有显著长毛簇。雄蚊抱肢基节腹内区有一片末端细尖的粗短刚毛。幼虫与金毛巨蚊十分近似,无明显区别。
形态描述
雌蚊带金属光泽的蓝绿色蚊虫,翅长可达8mm。头:头顶、头侧和后头平覆绿色、金绿或深绿宽鳞,有不很明显的较浅色的眶鳞线;后头有黑短竖鳞。触角梗节密盖银白鳞。唇基有银白或银灰绒被。触须约为喙的1/5-1/6,紫蓝色,末端淡蓝色,节3末端有淡色鳞,喙基段1/2紫蓝色,末段1/2紫色,并在其基部有一明显淡金黄或淡色环。胸: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都密盖淡金绿色宽鳞。中胸盾片大部具深褐窄鳞,近两侧和后部杂有少数翠绿色略宽的鳞片,前端、两侧经翅基上到小盾片具带蓝绿或绿色光泽的淡金黄宽边缘;小盾片除两侧的鳞片略浅外,平覆深绿宽鳞。前胸侧板以及中胸侧板除腹侧板前角外,密覆淡金色宽鳞。无气门下、气门后区和亚气门鳞簇。翅:翅鳞紫蓝或蓝绿色。平衡棒具紫蓝色鳞。足:一般色泽紫蓝或深蓝色;前股腹面和前腹面基段淡黄色;中股除背面和末端以及后股除末段2/3背面外,大部淡黄色。中胫除两端外金黄色;后胫腹面和两侧有亚端金黄区。前跗节1基部约2/7背面深蓝色和腹面带金黄色外,其余部分白色,节2除末端外全部白色,节3基部也有少数白鳞;中跗节1基部约3/5金黄色,节2-5全部白色;后跗节1基部约2/5金黄色(背面通常带深蓝色),节2基部2/3-4/5白色。腹:背板深蓝色,节Ⅰ侧区淡黄色;节Ⅱ-Ⅴ有黄侧斑;节Ⅲ和Ⅴ分别有基带和亚基带,但节Ⅲ的有的不完整;节Ⅱ和Ⅵ有中央黄或淡黄斑;节Ⅴ的末端和节Ⅵ-Ⅷ两侧有长毛簇,节Ⅴ和节Ⅵ基部的淡黄到橙色,节Ⅵ末段的黑色或褐色;节Ⅶ-Ⅷ的橙色。腹板大部淡金黄色,节Ⅱ和Ⅲ腹节有紫黑基带;节Ⅳ和Ⅵ腹板有明显的宽紫黑纵条或紫黑斑;节Ⅶ腹板除两侧外大部紫黑色。
双翅目 蚊科(上) 库蚊亚科 561
雄蚊触角轮毛发达。触须和喙接近等长,紫色,节2末端1/3白色,节3有亚端白环,节5最长,约为节4的1.5倍长。前跗节1末端1/4和节2基部3/4白色,节3基部可有少数白鳞。腹节背板除节Ⅴ背板基部有一些淡黄鳞外深紫蓝色。尾器:腹节Ⅸ背板马鞍形,中部几乎平坦,侧毛群各有刚毛13根左右,其中有一对并立,远位于其他刚毛之前。抱肢基节长,腹面内区有一片末端细尖的粗短刚毛;背基内叶顶端有数根长刚毛,其中一根特长。抱肢端节细长,比基节略长,肛侧片末端无明显尖突。
幼虫体长可达1.5cm。与金毛巨蚊近似。中胸背侧片完整,即胸毛3, 4-M和5-7M位于同一骨片上。腹节W的背侧片具一根棘毛和4根分枝或不分枝的正常刚毛。呼吸管指数1.1-2.2,长为基宽的1.4-2.1倍,为尾鞍长的。.9-1.5倍;1-S分4-6枝,少数分2-3枝棘毛。尾鞍后缘以中部的刺为长,长刺中也间隔有较短的刺,背部和腹部的刺较短;腹毛1-Ⅹ为单枝棘毛;2-Ⅹ分5-7枝;3-Ⅹ分3-5枝;4-Ⅹ为18-20株羽状长鬃毛。肛鳃半球形,不到尾鞍的1/2长。
形态描述
雌蚊带金属光泽的蓝绿色蚊虫,翅长可达8mm。头:头顶、头侧和后头平覆绿色、金绿或深绿宽鳞,有不很明显的较浅色的眶鳞线;后头有黑短竖鳞。触角梗节密盖银白鳞。唇基有银白或银灰绒被。触须约为喙的1/5-1/6,紫蓝色,末端淡蓝色,节3末端有淡色鳞,喙基段1/2紫蓝色,末段1/2紫色,并在其基部有一明显淡金黄或淡色环。胸:前胸前背片和后背片都密盖淡金绿色宽鳞。中胸盾片大部具深褐窄鳞,近两侧和后部杂有少数翠绿色略宽的鳞片,前端、两侧经翅基上到小盾片具带蓝绿或绿色光泽的淡金黄宽边缘;小盾片除两侧的鳞片略浅外,平覆深绿宽鳞。前胸侧板以及中胸侧板除腹侧板前角外,密覆淡金色宽鳞。无气门下、气门后区和亚气门鳞簇。翅:翅鳞紫蓝或蓝绿色。平衡棒具紫蓝色鳞。足:一般色泽紫蓝或深蓝色;前股腹面和前腹面基段淡黄色;中股除背面和末端以及后股除末段2/3背面外,大部淡黄色。中胫除两端外金黄色;后胫腹面和两侧有亚端金黄区。前跗节1基部约2/7背面深蓝色和腹面带金黄色外,其余部分白色,节2除末端外全部白色,节3基部也有少数白鳞;中跗节1基部约3/5金黄色,节2-5全部白色;后跗节1基部约2/5金黄色(背面通常带深蓝色),节2基部2/3-4/5白色。腹:背板深蓝色,节Ⅰ侧区淡黄色;节Ⅱ-Ⅴ有黄侧斑;节Ⅲ和Ⅴ分别有基带和亚基带,但节Ⅲ的有的不完整;节Ⅱ和Ⅵ有中央黄或淡黄斑;节Ⅴ的末端和节Ⅵ-Ⅷ两侧有长毛簇,节Ⅴ和节Ⅵ基部的淡黄到橙色,节Ⅵ末段的黑色或褐色;节Ⅶ-Ⅷ的橙色。腹板大部淡金黄色,节Ⅱ和Ⅲ腹节有紫黑基带;节Ⅳ和Ⅵ腹板有明显的宽紫黑纵条或紫黑斑;节Ⅶ腹板除两侧外大部紫黑色。
双翅目 蚊科(上) 库蚊亚科 561
雄蚊触角轮毛发达。触须和喙接近等长,紫色,节2末端1/3白色,节3有亚端白环,节5最长,约为节4的1.5倍长。前跗节1末端1/4和节2基部3/4白色,节3基部可有少数白鳞。腹节背板除节Ⅴ背板基部有一些淡黄鳞外深紫蓝色。尾器:腹节Ⅸ背板马鞍形,中部几乎平坦,侧毛群各有刚毛13根左右,其中有一对并立,远位于其他刚毛之前。抱肢基节长,腹面内区有一片末端细尖的粗短刚毛;背基内叶顶端有数根长刚毛,其中一根特长。抱肢端节细长,比基节略长,肛侧片末端无明显尖突。
幼虫体长可达1.5cm。与金毛巨蚊近似。中胸背侧片完整,即胸毛3, 4-M和5-7M位于同一骨片上。腹节W的背侧片具一根棘毛和4根分枝或不分枝的正常刚毛。呼吸管指数1.1-2.2,长为基宽的1.4-2.1倍,为尾鞍长的。.9-1.5倍;1-S分4-6枝,少数分2-3枝棘毛。尾鞍后缘以中部的刺为长,长刺中也间隔有较短的刺,背部和腹部的刺较短;腹毛1-Ⅹ为单枝棘毛;2-Ⅹ分5-7枝;3-Ⅹ分3-5枝;4-Ⅹ为18-20株羽状长鬃毛。肛鳃半球形,不到尾鞍的1/2长。
生物学
国内分布
地理分布 安徽(2♀♀,9L)、湖北(1♂,l♀)、云南(1♂,1♀, 2L)。其他记载地区:四川、贵州(陆宝麟等,1988)。
分类讨论
分类讨论 黄边巨蚊除Barraud早昔的记述外,迄未有详细描述。它与金毛巨蚊的区
别见该种分类讨论。
检视标本总数:2♂♂,4♀♀,11L。
别见该种分类讨论。
检视标本总数:2♂♂,4♀♀,1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