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帽水母

Physalia physalis   Linnaeus
   

  931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特征 浮囊体大,4—5cm。呈胞囊状,白色透明,前后端略带蓝色,前端尖,后端圆钝似僧帽。浮囊体背面有1个背峰和数个横隔,腹面悬垂着许多营养体、生殖体、指状体和触手组成的干群。触手细长,有的可达30cm,触手上有许多刺细胞,细胞内含有极毒的毒液(图23)。

生物学

生活习性 浙江近海以及东海黑潮区,南海广泛分布于北部和中部海区,冬、秋季节常受东北风的影响,在西沙群岛礁盘内较多。
本种生活习性基本上属于漂浮生物,从船上观察它们,景象极为动人,一个个透明的浮囊随波漂浮,蓝紫色的光彩在阳光下不停地闪烁着,长长的、柔软的触手象一条条美丽的绸带,然而这美丽的动物却使得许多人惧怕,那宛若绸条的触手被人们称为“毒手”,因为上面布满了无数含毒的刺细胞,刺细胞里所藏的毒液与眼镜蛇的毒液一样厉害,人们如果不小心被螫后,毒性发作很快,轻者皮肤即出现如受鞭抽打的伤痕,浑身灼痛。重者,几分钟后,就会使受害人血压急剧下降,全身无力,呼吸困难,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国外分布

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暖海区,尤以太平洋热带一赤道区较为普遍。

其它信息

标本采集地 浙江舟山外海,1962年7月,洪惠馨等;东海黑潮区,1976年7月,高尚武等;广东外海,1960年8月,王金台等;西沙群岛中建岛、珊珊岛,1977年3月,洪惠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