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高山䶄

Alticola semicanus   G. Allen
   

  244  浏览



形态描述

外形:体型中小的鼠类。体长平均110(93—130)mm;尾短,其长不超过体长的30%。唇须较长,超过头后而达前肢处。耳壳明显,露于毛外。前足掌4指,无拇指,掌垫5枚,后足掌5趾,拇指短小,蹠垫6枚。
毛色:背部自头顶至后臀为灰棕色,幼体灰色较重,成体或老年个体棕褐色较显。背毛基灰黑色,约占毛长的2/3,中段牙白色,毛尖黑褐色较短。被毛中杂有较多的棕褐色长毛,特别是背中部和后背、腰、臀等处。耳壳前缘短毛带棕黄色,毛尖白色或黄白色,有些个体黄色较重而使腹部显棕黄色。背腹分界明显,尤其是较小的个体。尾毛短密,上下几乎全为白色或上面略显褐色。尾毛束白色,长约1Omm。四肢被毛,大、小腿处同背腹色,附蹠处污白或浅黄白色,与上段形成鲜明对比。掌底裸露黑褐色,蹠垫明显,爪褐色。
头骨:头骨粗壮,棱角比较明显,特别是成体,头骨整体略显扁宽。鼻骨前端不超出门齿前缘,后端窄而圆钝。额骨平而较短,眶上嵴不明显,后部中央下凹成一较宽的纵沟。眶后突略显。脑颅较平扁,顶骨稍有隆起,但脑颅高超过其宽的一半。顶间骨前缘弧型,中央成小尖角突入顶骨,后缘较平直。门齿孔较长,几达M1的前缘连线。无骨桥,腭骨后缘向后有一小突起,超过M3的前缘。听泡发达,较侧扁而向中央隆起。
牙齿:牙齿终生不具齿根。上门齿较短而向下直伸,唇面成弧形。M1前横叶之后具4个三角形齿环,封闭或有汇通,形成M1内外各具3个突角。M2前横叶之后仅3个齿环,形成内侧2个、外侧3个突角。M3前横叶不规则,外侧向内凹入,形成两个小突角,第2、3齿环三角形,常有连通,形成内侧第2个、外侧第3个突角,外侧齿环间的第2个凹陷,明显大于第1个凹陷。 M3后叶长椭圆形,前端突向内侧,形成M3内侧第3个突角,后端斜向外侧,钝圆。后叶有时也与前面齿环相通。
下颌门齿细,长于上颌门齿。M1后横叶前具4个封闭三角形齿环,前横叶中部两侧向内凹,形成内外侧的第1突角。 M1每侧4个突角。M23个齿环,第1、2不甚规则,形成每侧各3个突角。 M33个齿环斜排,形成每侧3个突角。

量衡度(衡:g;量:mm)
外形:
性别体重体长尾长后足长耳长
♂♂(21)42.4
(28—60)
110.4
(93—130)
29.7
(25—37)
20.8
(19—23)
17.4
(13—20)
♀♀(17)43.3
(30—65)
110.4
(95—130)
30.6
(25—35)
20.8
(20—22)
17.5
(16—20)

头骨:
性别颅全长腭长齿隙颧宽眶间宽后头宽听泡长听泡宽上颊齿列长下颊齿列长
♂♂
(20)
28.5
(25.7—30.7)
12.9
(11.6—14.1)
8.4
(7.3—9.4)
15.8
(13.8—17.6)
4.4
(4.1—4.6)
13.8
(12.4—14.9)
8.3
(7.7—8.9)
6.8
(6.3—7.6)
6.0
(5.5—6.6)
6.0
(5.5—6.8)
♀♀
(17)
28.5
(26.1—30.6)
13.0
(11.8—13.9)
8.4
(7.4—9.2)
15.8
(14.0—17.6)
4.4
(4.1—4.7)
13.8
(12.6—14.9)
8.3
(7.5—9.0)
6.8
(6.5—7.1)
6.1
(5.5—6.7)
6.15
(5.6—6.7)

鉴别特征

鉴别特征 体型中小的鼠类,高山䶄属中是个体较大的。体背灰棕色。尾短,一般不及体长的30%,白色。四足掌底黑褐色与跗蹠部污白色迥然不同。

生物学

本种主要分布低山丘陵多石的生境中。地面土层浅薄,地表几乎尽为砾石。植被稀疏,主要为针茅(Stipa spp.)、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旱生植物。各生境中,该鼠的分布常呈岛状或沿山丘的走向而呈条状分布。群栖。常掘洞筑巢于岩石缝隙或岩石堆下。洞穴结构简单,洞群多建在山丘顶部。常在碎石下面建洞,以石块缝隙为洞口、洞道仅地下数厘米深,常借用岩石为洞道之顶。大石块下筑巢,巢室中以大量枯草树叶等铺垫并以干草等填塞于周围的缝隙中。在居住洞的周围往往有3—4个临时洞的较浅的洞道相连,洞穴成群,构成洞系。
蒙古高山䶄的食物以植物为主,包括苜蓿(Melilotus spp.)、蒿(Artemisiaspp.)、伏地肤(Kochia prostrata)等。除食用外,该鼠还在洞内贮存大量鲜草。每一洞群可有数目不等的贮藏室,以贮存大量鲜草。
蒙古高山䶄昼夜活动。不冬眠,只有暴雨和大风雪可以令它们暂时不出洞活动。活动能力较强,活动频繁,上窜下跳,动作敏捷。活动范围1OO—200m左右,夏季范围大,冬季范围较小。
蒙古高山䶄每洞系有鼠10一20只,以幼鼠为多。种类数量变动不大。分布区内常与布氏田鼠、狭颅田鼠、鼠兔等混居。春夏季繁殖,7一8月份为繁殖高峰,每胎怀仔1—9只,平均5—7只。

生境信息

主要分布低山丘陵多石的生境中。地面土层浅薄,地表几乎尽为砾石。植被稀疏,主要为针茅(Stipa spp.)、冷蒿(Artemisia frigida)等旱生植物。各生境中,该鼠的分布常呈岛状或沿山丘的走向而呈条状分布。

国内分布

国内仅分布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靠近国界的狭窄区域。

经济意义

自然界中,该鼠可自然感染鼠疫,是布氏田鼠鼠疫的2次性宿主,但由于分布区狭窄,栖息环境单一,所以流行病学意义不大。

分类讨论

本种最初由 G. Allen (1924)作为 Alticola worthingtoni 的亚种定名。与 worthingtoni 的主要区别是本种体型略大、齿列稍长以及体侧较浅的背腹分界线。下颌第1臼齿的后横叶前每侧各两个封闭的三角形齿环和一个复杂的前叶。
而后,Allen (1940)本人又认为本种是 Alticola macrotis 的一个亚种,Ellerman(1941)仍认为本种是 worthingtoni 的一个亚种。Ellerman等(1951)将 worthingtoni归入中亚的 roylei 中,自然 semicanus 也成为 roylei 的一个亚种,而Argyropulo(1933)已承认 semicanus 为独立的种,并定名了蒙古的 alleni 是它的一个亚种。俄罗斯的Rossolimo等(1988、1992、1994)和 Corbet(1991)也都又重新将其独立为种。本种与 roylei 在体色和体型大小及M3、M1的形态方面存在有明显差异,而且与中亚的roylei 相隔千里,已不是一个隔离的地理宗,确实有理由将其独立为种。根据 Rosslimo(1994),本种有两个亚种,除指名亚种外,另一亚种为 alleni Argyropulo,1933。我国国内该鼠只有一个亚种。从形态特征和分布区等都与 alleni 一致,所以应为此亚种。又由于本种过去一直被视为 roylei 一个亚种,没有中文名。因主要分布于蒙古,本志称为蒙古高山䶄。

标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