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冠鸦雀

Suthora przewalskii   Berezovski et Bianchi
   

  163  浏览



形态描述

形态(据原始描记)2) 头顶至枕灰色;鼻羽、眼先及额部黑褐;在眼的上方从额沿耳羽上缘有一条黑褐色眉纹;此纹于眼的上方较狭而色淡,向后到枕部则逐渐变宽而色亦变浓暗。背的前部橄榄黄,此色在肩羽和尾上覆羽尤著。眼周、颏、喉及上胸棕褐,此色于胸的中部比较鲜艳,而在胸的下部变淡些;胸侧灰而沾褐色,颈侧和耳羽烟灰色,耳羽基处带有褐色;体侧、腹、尾下覆羽及尾羽腹面均淡黄色,在体侧的后部稍显著些。翅上的所有覆羽和飞羽均淡黄而带橄榄色调;中覆羽的内翈均色暗;所有飞羽的外翈均淡黄;初级飞羽的基部棕红;初级和次级飞羽的内翈灰黑;三级飞羽的内翈橄榄棕色;除初级飞羽外,所有的飞羽都具浅黄的镶边;初级飞羽的镶边只限于基部和中部,而次级和三级飞羽的内翈都具此镶边,并转到外翈。翅下覆羽全为浅黄色。腋羽灰白色。尾羽灰橄榄色,外翈具较鲜艳的同色镶边。
于7月捕到的年老雌鸟虹膜为砖红色,而在8月捕到的年青雌鸟为赭磺色。嘴粉红色;上嘴具白色嘴端,而下嘴略带黄色。跗蹠蓝灰色。
量衡度:
性别 全长 翅展 翅长 嘴长 跗蹠 后趾长(连爪) 尾长
♂(1) 130 160 55 8 19 11 70
♀(1) 145 160 56 8 18 11 80
☆(1) 137 165 56.5 7 26 11 78

鉴别特征
大小

量衡度:
性别 全长 翅展 翅长 嘴长 跗蹠 后趾长(连爪) 尾长
♂(1) 130 160 55 8 19 11 70
♀(1) 145 160 56 8 18 11 80
☆(1) 137 165 56.5 7 26 11 78

生物学

栖于灌丛上。其余情况未悉。
这种鸦雀自从Berezovski et Bianchi于1892年在甘肃南部采到几只标本以后,至今一直尚未在任何地方采到过。可见它是濒临灭绝的种类,或是已经灭绝的了。

生境信息

栖于灌丛上。其余情况未悉。
这种鸦雀自从Berezovski et Bianchi于1892年在甘肃南部采到几只标本以后,至今一直尚未在任何地方采到过。可见它是濒临灭绝的种类,或是已经灭绝的了。

国内分布
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