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体型较家驼小,体长约1.8m,肩高约1.5m。体背具双峰,驼峰短小常侧倒,四肢细长。尾较家驼长,达10cm,尾毛密。体毛沙黄褐色。
生物学
生境与习性 栖息于2000-2900m的干旱荒漠的山间小盆地半荒漠地区。常与鹅喉羚或野驴在同一地区活动。结群活动,亦有单独游动个体。食物以猪毛菜、红柳、梭梭、骆驼刺、白刺、野葱、枸杞、芦苇、麻黄、芨芨等植物为主(陈均,1984;郑昌琳,1989;王香亭,1991)。两年繁殖一次,每年大约在1-2月发情,孕期约一年余,翌年2-3月产仔,每胎1仔,3年性成熟。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国内50年代见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隅阿拉尔至阿尔金山山麓地区;甘肃的河西走廊偏西、北地区;新疆东南部。现局限于我国新疆及中蒙交界几处狭小的分布区内。据国际野骆驼合作科学考察(袁国映等,1997),野生双峰驼历史上曾广泛分布于中亚,目前仅残存于我国和蒙古西部,有4个分布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阿尔金山北麓及阿奇克谷地,嘎顺戈壁,蒙古西部外阿尔太戈壁同我国新疆、甘肃和内蒙交接的边境一带。
其它信息
种群现状 80年代报道在我国境内约有1000头左右,加上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种群,总分布量不超过2000头(高行宜,1985)。又据国际野骆驼合作科学考察(袁国映等,1997),野生双峰驼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约有40-60头,阿尔金山北麓及阿奇克谷地约有280-340头,嘎顺戈壁约有60-80头,蒙古西部外阿尔太戈壁同我国新疆、甘肃和内蒙交接的边境一带总共约有350-400头。由此,整个种群数量当在730至880头之间。分布范围急剧缩小,种群下降迅速,几近灭绝,需采取应急措施。
致危因素 因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放牧区的不断扩大,油田建设、采矿、公路和铁路的延伸,使其栖息环境特别是在本种的核心分布区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罗布泊干沽,植被退化、水源短缺,以及滥捕滥杀严重等,均导致该种的种群急剧下降。
饲养情况 首次饲养并展出双峰驼是在1959年12月。该双峰驼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捕获,在北京动物园生存7年多,后与家双峰驼合群交配成功。1973-1977年间,北京动物园又先后捕获和饲养了4只野生双峰驼,其中1只在动物园生活了10多年(王金俊,1990)。此外,甘肃武威珍稀动物繁育中心已饲养有5头野驼。同时,蒙古已建立了野驼繁育中心,养有 5 雄 6 雌。
现有保护措施 该种我国列为 I 类保护动物。现在我国西部新疆和甘肃所建立的保护区中, 有的已包含本种的分布。已建立的阿尔金山保护区,面积达1.5万km2,甘肃的安南坝自然保护区,规模约3900km2。在蒙古,已经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戈壁国家公园。为防止狼害,专门派猎手灭狼,每年达30-40只。并且,限制干旱年份的放牧活动,以确保野驼的生存。
保护措施建议 确保野骆驼的生存,对于家驼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至为关键。保护野驼首先应严格执法,杜绝偷猎。同时,应对自然保护区野骆驼及其栖息地加强监测和管理。国际野骆驼合作科学考察(袁国映等,1997)建议应增建罗布泊自然保护区和外阿尔太自然保护区,即新疆、甘肃、内蒙边境的自然保护区,以便与蒙古的大戈壁国家公园联为一体,以利野驼的保护。还提出建立塔克拉玛干国家公园,以保护野驼及鹅喉羚等动物和胡杨林。此外,还应当加强法制教育,限制放牧和采矿,必要时,还可考虑人工挖掘边坡平缓的泉井,供野驼饮用。
致危因素 因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放牧区的不断扩大,油田建设、采矿、公路和铁路的延伸,使其栖息环境特别是在本种的核心分布区发生重大变化。此外,罗布泊干沽,植被退化、水源短缺,以及滥捕滥杀严重等,均导致该种的种群急剧下降。
饲养情况 首次饲养并展出双峰驼是在1959年12月。该双峰驼在内蒙古额济纳旗捕获,在北京动物园生存7年多,后与家双峰驼合群交配成功。1973-1977年间,北京动物园又先后捕获和饲养了4只野生双峰驼,其中1只在动物园生活了10多年(王金俊,1990)。此外,甘肃武威珍稀动物繁育中心已饲养有5头野驼。同时,蒙古已建立了野驼繁育中心,养有 5 雄 6 雌。
现有保护措施 该种我国列为 I 类保护动物。现在我国西部新疆和甘肃所建立的保护区中, 有的已包含本种的分布。已建立的阿尔金山保护区,面积达1.5万km2,甘肃的安南坝自然保护区,规模约3900km2。在蒙古,已经在联合国的支持下,建立了大戈壁国家公园。为防止狼害,专门派猎手灭狼,每年达30-40只。并且,限制干旱年份的放牧活动,以确保野驼的生存。
保护措施建议 确保野骆驼的生存,对于家驼业的长期持续发展至为关键。保护野驼首先应严格执法,杜绝偷猎。同时,应对自然保护区野骆驼及其栖息地加强监测和管理。国际野骆驼合作科学考察(袁国映等,1997)建议应增建罗布泊自然保护区和外阿尔太自然保护区,即新疆、甘肃、内蒙边境的自然保护区,以便与蒙古的大戈壁国家公园联为一体,以利野驼的保护。还提出建立塔克拉玛干国家公园,以保护野驼及鹅喉羚等动物和胡杨林。此外,还应当加强法制教育,限制放牧和采矿,必要时,还可考虑人工挖掘边坡平缓的泉井,供野驼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