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小食心虫

Grapholita molesta   Busck
   

  456  浏览



形态描述

翅展10~15mm。个体大小差别很大。全体灰褐色,无光泽;头部具有灰褐色鳞片;下唇须向上弯曲;前翅混杂有白色鳞片,中室外缘有一个黑斑点,是本种的显著特征;肛上纹不明显,有两条竖带,四条黑褐色横纹,前缘约有10组白色钩状纹。后翅暗褐色,基部较淡,缘毛黄褐色。雄性外生殖器:抱器腹中间凹陷很深;抱器端有许多毛;阳茎呈手枪形,基部1/3处最宽,有阳茎针多枚。雌性外生殖器:产卵瓣内侧略凹,上大下小;交配孔圆形,有明显导管端片;囊导管特宽而短;囊突两枚,牛角状。卵淡黄白色,半透明,扁椭圆形,中央隆起,孵化前呈黑褐色。幼虫体长10~13mm,头部黄褐色,两侧有深色云雾状斑纹;前胸背板浅黄褐色;肛上板浅褐色。蛹长6.8~7.4mm,黄褐色,复眼黑色3~7腹节背面有两行刺突,8~10节各有一行大刺突,臀棘8根。

生物学

生活习性:在我国梨产区每年发生3~4代,以老熟幼虫在树皮裂隙或树干基部,石块、果筐上结灰白茧越冬。越冬代,第一代卵产在梢叶背面,幼虫蛀入枝梢危害,造成枝萎。7~8月第2代、第3代卵产在果实上,幼虫蛀果危害,蛀孔外围堆集幼虫粪便逐渐变黑。形成一块较大的黑疤,俗称“黑膏药”。也就是本种的主要危害象征。
寄主:梨、苹、桃、枇杷、李、杏、杨梅、樱桃、海棠等果实或嫩梢。

国内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