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描述
主要性状 体细长,稍侧扁,尾柄短。头尖,吻部特别长,扁平。口裂极宽大,口角向后延长约达头长的一半,口内具齿,很发达。头顶无鳞,颊部和鳃盖部具少数鳞片。鳃孔大。鳞细小,侧线不明显,幼鱼更不明显,侧线鳞为 。鳃耙瘤结状。背鳍外缘圆形,位置较后,鳍条为6-7,14。臀鳍起点与背鳍相对,形状亦相似,鳍条为4-5,12-14。背部呈青铜色,腹部灰白色,体两侧有许多大型的黑斑。
生物学
生殖 一般3冬龄鱼始达性成熟,当江河解冻后,即开始产卵。在东北地区,生殖期间一般在4-6月初,很少有在3月中旬产卵的。产卵时间较短,约一星期左右,要求水温为3-6℃,水深0.5-1.0米处。卵呈粘性,产出后常固着在水草上,以后成为胶球状,能在河底滚动。产卵时雄鱼追逐雌鱼。每尾雌鱼怀卵量最多为3万多粒,卵径为2.3-3.0毫米。
年龄和生长 狗鱼生长较快,3冬龄鱼即能达到性成熟,个别也有在2冬龄即成熟产卵的。刚孵出的仔鱼体长为6.7-8.0毫米,10天后可达10毫米,l冬龄鱼体长为158-178毫米,体重10-100克,2冬龄鱼100-600克,3冬龄鱼即可达1-2市斤。但其生长速度因不同的江河而有所差异。有人发现有重达60-70市斤,年龄为70龄的。
年龄和生长 狗鱼生长较快,3冬龄鱼即能达到性成熟,个别也有在2冬龄即成熟产卵的。刚孵出的仔鱼体长为6.7-8.0毫米,10天后可达10毫米,l冬龄鱼体长为158-178毫米,体重10-100克,2冬龄鱼100-600克,3冬龄鱼即可达1-2市斤。但其生长速度因不同的江河而有所差异。有人发现有重达60-70市斤,年龄为70龄的。
生境信息
生活习性 成长的狗鱼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能游8公里以上。平时多生活于寒冷地区的河川和湖泊中,喜游弋于宽阔的水面,也经常出没于水草丛生的沿岸地带。以其矫健敏捷的行动袭击其它鱼类;幼鱼常成群,成鱼则单独栖息,到生殖季节游至沿岸区域产卵,冬季时才至大河深处越冬,并继续强烈采食。
食性 狗鱼为凶猛鱼类,以鱼类为食,口内除颌骨外,犁骨、筛骨、翼骨和舌上均具有大小不同的尖锐的细齿,是捕食活鱼不使脱逃的重要构造,同时成瘤结形的鳃耙也为吞食活鱼的适应性构造。狗鱼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猎取食物的,一年四季都不停止摄食,尤其是在生殖后食欲更强。体长为50毫米左右的狗鱼已开始能捕食其它鱼类的幼鱼,被捕食鱼类的大小,可达其本身体长的57%,体长170毫米以上时,捕食对象则更大。1冬龄鱼多以摇蚊幼虫和小鱼为食,成鱼的食料则以鲫鱼最多,可占其食物组成中的25-88%,其次为■条、唇■、■虎鱼、雅罗鱼等,有时也食同类的幼鱼和卵块。据研究,在狗鱼饥饿时亦能侵食一些水鸟类的幼鸟和成鸟以及其它小型兽类。
食性 狗鱼为凶猛鱼类,以鱼类为食,口内除颌骨外,犁骨、筛骨、翼骨和舌上均具有大小不同的尖锐的细齿,是捕食活鱼不使脱逃的重要构造,同时成瘤结形的鳃耙也为吞食活鱼的适应性构造。狗鱼通常是在清晨或傍晚猎取食物的,一年四季都不停止摄食,尤其是在生殖后食欲更强。体长为50毫米左右的狗鱼已开始能捕食其它鱼类的幼鱼,被捕食鱼类的大小,可达其本身体长的57%,体长170毫米以上时,捕食对象则更大。1冬龄鱼多以摇蚊幼虫和小鱼为食,成鱼的食料则以鲫鱼最多,可占其食物组成中的25-88%,其次为■条、唇■、■虎鱼、雅罗鱼等,有时也食同类的幼鱼和卵块。据研究,在狗鱼饥饿时亦能侵食一些水鸟类的幼鸟和成鸟以及其它小型兽类。
国内分布
黑龙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等都有。我国有二种狗鱼,除上述一种外,另一种为白斑狗鱼Esox lucius Linnaeus,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外形与狗鱼Esoxreicherti Dyb.相似,但体侧具白色斑点。栖息于水流缓慢杂草丛生的河流、湖泊中。性凶猛,成鱼不集群,幼鱼集结成小群。3龄达性成熟,5月开始产卵,卵粘性,粘附在水草上。
经济意义
经济意义 黑龙江、松花江水系到处都可以捕到,每年的渔获量很大。生长快,肉质细嫩洁白,除稍带有草泥味外,实不亚于鲤、鲫或大麻哈鱼,鱼肉可用冰冻或盐制保存。但因狗鱼为肉食性鱼类,既贪食,食量又宏,所以对其它经济鱼类有很大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