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黄兔尾鼠

Eolagurus przewalskii   Buchner, 1889
   

  258  浏览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腭骨后缘有骨桥;眶后部有一个钉子状的鳞突。眶上嵴不发达,眶间纵沟不明显;顶间骨左右两侧横长,稍向上翘,如鸟展翅状,前后纵径短。听泡特别大,为3种兔尾鼠中听泡最大者。听泡向下超过枕踝,向外乳突超出侧枕骨外侧。

形态
外形:个体大小与黄兔尾鼠接近,体长为116(100—140)mm,尾短,尾长短于后足长,尾长占后足长的74%,占体长的12%。耳朵短,耳长6(4一7)mm,但若和其它两种兔尾鼠相比,却稍长。脚掌有浓密的毛,爪粗大。
毛色:背毛浅沙黄色,有稀疏散在的黑毛,但脊背中央没有黑色条纹。体侧无黑毛,毛色为浅黄色。腹部、四肢内侧,前后脚掌的厚毛均为纯白色。全身毛基部青灰色。但胸部的毛基部有灰蓝色的色泽。尾明显二色,尾上面浅黄,底面白色。脚背面白色,但中央有一层淡黄色泽。
头骨:粗大而棱角鲜明。烦全长30.0(24.6—34.0)mm,颧宽18.0(15.8—19.9)mm,均比黄兔尾鼠稍小,但听泡却明显较大,听泡长为11.0(10.0—12.5)mm,向下延伸超过枕髁,两侧乳突向外突伸超过侧枕骨外侧。后头宽稍小于颧宽,其宽为17.0(15.0一12.90)mm,平均值仅比颧宽小1.Omm,整个头骨的轮廓显得短而宽。眶上嵴不发达,眶间纵沟浅。眶后部的鳞突似钉子状。颞嵴明显,左右颞嵴向后与顶间骨汇合。 门齿孔似裂缝。腭骨后缘有一个似田鼠属(Microtus)的典型骨桥。顶间骨的形态个体变异大。经观察十数例的标本后发现,顶间骨由几块骨骼所组成,在发育过程中逐渐愈合,最后形成一个整体,但这个愈合过程较慢,如由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收藏的标本24863、24872、24867、20850、24880、10681、10689、25203等,即可看出概貌。这种所谓的变异,实质是在逐渐愈合程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异,最终愈合成一块整的顶间骨,变异就不存在了。
牙齿:颊齿没有齿根,终生不断地生长。折皱(即凹角)口敞得宽,折皱里面没有白垩质。
第1上臼齿顶端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侧有两个,外侧有两个。此臼齿外侧形成3个突角,内侧形成3个突角。第2上臼齿顶端也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3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有两个,内侧有一个。此臼齿外侧有3个突角,内侧有2个突角。第3上臼齿顶端有一个倒置的三角形齿环,下面有两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内、外侧各一个。内侧的三角形个体变异大(见动物所收藏的标本10681、10682、10689),有的封闭;有的不封闭,与最下端长的坠状后齿环汇通。此臼齿外侧有3个浅折皱,但由于后坠齿环垂直,仅形成3个突角。内侧只有两个既又宽的凹角,而也由于后坠状齿环垂直,仅形成2个突角。
第1下臼齿后端有一个横齿环,上面有5个交错排列的封闭三角形,外侧3个,内侧2个。最上端是一个近似椭圆形,近乎直立的简单的齿环。此颗臼齿内侧形成4个或5个突角,外侧有4个突角。个体变异大,有的标本顶端的近似椭圆形的齿环直立,其外侧没有突角,于是其外侧仅有4个突角;如果顶端椭圆形的齿环倾斜,则外侧有5个突角。第2下臼齿和第3下臼齿的齿型相似,每颗牙齿的后端均有一个横的菱形齿环,上面有4个交错排列的三角形,但个体变异很大,有的个体4个三角形是封闭的;有的个体第1与第2三角形,以及第3与第4三角形彼此汇通。然而,无论个体如何变异,此两臼齿内、外侧均各有3个突角。

量衡度(衡:g;量:mm)
外形:
量度项目测量结果(n=25)
体重58(36—85)
体长116(100—140)
尾长14(9—20)
后足长19(17—22)
耳长6(4—7)
尾长/体长12%
尾长/后足长74%

头骨:
测量部位测量结果(n=25)
颅全长30.0(26.4—34.0)
腭长14.6(13.1—17.3)
齿隙长9.4(8.0—10.9)
颧宽18.0(15.8—19.9)
眶间宽4.2(3.9—4.6)
后头宽17.0(15.0—19.2)
听泡长11.0(10.0—12.5)
听泡宽6.6(5.7—8.1)
上颊齿列长6.8(6.2—7.8)
下颊齿列长7.0(6.3—8.1)

生物学

主要栖息在荒漠草原。喜欢在河岸、干河床、风沙成丘等生境挖洞栖居。群居。洞群占地面积最小约2—4m2,最大约20m2。洞口扁圆形,直径5—7cm。洞道全长约10—20m。有1—3个窝,位于洞道最深处。窝内垫有狗尾草等植物。以草木植物绿色部分为食。深秋吃种子。9月以后,储藏食物越冬。洞群内挖有几个比窝大的储食仓库。食物在库内填满,最大的一个仓库中曾挖出小画眉草等牧草(3650g即7.3斤)(引自赵肯堂等,1981)。
白天活动。取食范围小,仅在洞口附近数米内。咬断植物,迅速拖回洞口或洞内。冬季吃储粮,很少出洞。每年从3月中旬开始繁殖,直至9月下旬。每年繁殖3窝,每窝产仔6(3—11)只。妊娠期20天左右。当年出生的第一窝幼鼠,参加繁殖。数量年度变化大。

生境信息

主要栖息在荒漠草原。喜欢在河岸、干河床、风沙成丘等生境挖洞栖居。

国内分布

目前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由巴彦卓尔盟的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向东经乌拉特中旗(海流图)、乌兰察布盟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四子王旗(乌兰花)、苏尼特右旗(阿木古郎),至锡林郭勒盟的二连浩特和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
标本采集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百灵庙)、苏尼特右旗(阿木古郎牧场)、四子王旗(乌兰花)、二连浩特、朱日和、温都尔庙。
文献记载产地:模式产地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部大柴达木湖附近及新疆罗布泊南部。

经济意义

啃食牧草,挖掘洞穴,对草场破坏严重。数量高的年份,危害更严重。它是鼠疫的宿主动物。应监测其数量,压低其数量。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保护其天敌,控制其数量。

分类讨论

Büchner (1889)原定名为 Eremiomys przewalskii。1924年 G. M.Allen,更改属名,定名为 Lagurus przewalskii。Allen,G. M.(1940)、Ellerman(1941)及马勇等(1978)均沿用此种名。
但是,1951年 Ellerman 更改自己的观点(见 Ellerman等,1951),将 przewalskii划归 Lagurus luteus,作为其一个亚种;Corbet(1978)支持此论点。
两种分类意见,究竟谁是? 在详细对比了 przewalskii 和 luteus 的成体标本后,发
现二者眶上嵴、眶间纵沟、顶间骨形状、听泡大小,均有明显的差异。头骨上的这些差
异,在演化上远较毛色和个体大小所形成的差异年代久远,因此,同意将 przewalskii独立成种。
至于将 przewalskii 的属名改为 Eolagurus 的意见(见 Honackii 等,1982;Corbet
等,1991;王廷正等,1992),在属的分类讨论中,已将 Eolagurus 予以否定。如此看来,przewalskii 仍需保留 Lagurus 作为属名,已无需再议。
蒙古黄兔尾鼠目前尚无亚种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