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鹿

Tragulus javanicus   Osbeck
   

  547  浏览



形态描述

体型甚小的一种原始鹿类,体形略比野兔大,体重1.3-2.0kg,体长420-630mm,肩高约200mm。面部尖削而长。额顶无角。四肢修长,前肢略短于后肢。雄性上犬齿发达,露出唇外呈獠牙状。上体、体侧麂黄色,颈下侧有显著白色条纹,胸腹部淡棕黄色。尾短,50-80mm,尾背浅棕色,尾下白色。

生物学

主要栖息于热带海拔较低的稀树草丛、灌丛和阔叶林。尤喜在溪沟边有水草的附近活动和觅食。行动敏捷轻快,善于隐蔽。一般单独活动。清晨,黄昏活动较频繁,白天隐匿于树洞或水草丰盛茂密的地方。半水栖性,特别喜爱水。听觉、嗅觉均较敏锐。行动缓慢轻巧,极少发出声响。主要以植物叶茎为食物,多为嫩草、茎、嫩芽、榕树果、刺桐花以及嫩黄豆叶、薯秧嫩尖、木薯嫩枝叶等。鼷鹿全年均有繁殖,孕期约5个月,每年1胎,每胎2仔。

国外分布

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包括老挝、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缅甸,并至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等岛屿。

国内分布

国内分布仅是本种分布区的边缘,只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腊。

其它信息

种群现状 在我国的分布由于是其分布区的边缘,故面积非常狭小,约100km2,数量极少,估计不足100只。

致危因素 主要是栖息环境的被破坏和缩小。70年代以来,勐腊地区鼷鹿的栖息生境多数已被开垦种植橡胶,形成单一植被的胶园。这种橡胶园完全不适合鼷鹿生存。故勐腊的鼷鹿几乎处于绝境。仅在保护区沟谷边缘的地带尚有部分残存; 人为的猎捕也是鼷鹿种群致危的因素之一, 1980-1990年,在勐腊地区共被捕猎20余只。饲养情况 1988-1992年,昆明动物园曾饲养过4只鼷鹿,未能成功。

现有保护措施 已被列为我国国家级 I 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分布地-西双版纳地区已建有国家级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严加保护。

保护措施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 保护好现有的栖息生境,使之不再被破坏; 加强法制,对偷猎者进行惩罚。即便是动物园或科研需要,从野外扑捉也要严加控制,不得以科研或濒危物种繁育为名而任意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