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蛇

Thermophis baileyi   Wall
   

  270  浏览



形态描述

鉴别特征 我国西藏高原内部唯一的
蛇种,发现于海拔4000 m左右的温泉地区。鼻鳞前半在头背扩展,与吻鳞相切甚多;鼻间鳞较短,与吻鳞相切部分极窄;颊鳞变异甚大。背鳞中段19行;尾下鳞单双不定。
描述依据 标本当雄县羊八井2♂♂、12♀♀、7幼,太昭县(现为工布江达县西北的一个镇)1♂、1♀。
形态描述 头颈区分明显。全长雄性(550+230) mm,雌性(593+201) mm。
头背灰绿色;眼后有一灰色线纹起自下
枚眶后鳞,经第七、八两枚上唇鳞上缘,斜
向口角,向后延伸与体侧纵纹相连;上唇鳞
米黄色,鳞沟灰褐色;下唇鳞散有灰褐色斑;
头腹面浅黄色,躯干及尾背面橄榄绿色,有三行暗褐色块斑,当中一行较大;两外侧2-3行背鳞鳞片中央颜色暗褐,两侧缘灰绿,构成数条深浅相间的细纵纹;腹鳞及尾下鳞黄绿色,或两侧有黑色点斑。
吻鳞略成三角形,上部翻向头背,从背面可见;鼻鳞前半在背侧扩展,与吻鳞相切
甚多;鼻间鳞较短,与吻鳞相切部分极窄;眶前鳞2(1),眶后鳞3(2)。眼大小适中,瞳
孔圆形。颞鳞2+3,极个别2+2;上唇鳞8, 3-2-3式;下唇鳞10(9-11),前5(4-6)枚切前颔片;前额鳞较大,扩展至头侧,有时在头侧纵分为二,有时与颊鳞愈合,故颊鳞变异较大,一枚、二枚或没有;如无颊鳞,向两侧扩展的前额鳞直接与上唇鳞相切;个别标本的颊鳞以尖端入眶。背鳞19-19-17 (15)行,雄性均具棱,雌性最外一行平
滑,其余具棱;腹鳞雄性205-210,雌性205-218;肛鳞二分;尾下鳞雄性108-120,
雌性96-116,一般均成对,约有半数个体的部分尾下鳞单行。
文献记载:上唇鳞个别一侧为9,腹鳞雄性有少至201、雌性有多至222的,尾下鳞
雄性有少至107、雌性有少至89的。全长雄性可达(632+220) mm,雌性可达(711+237)mm.

生物学

仅发现于我国西藏高原海拔4000 m左右的温泉附近。在当雄县羊八
井海拔4350 m的温泉附近数米远的山麓石堆中数量较多,且于石缝中找出大量蛇蜕,见到此蛇在流经温泉旁边的河流同侧岸边水中游泳,也在河对岸的沼泽草甸中采到成体。根据羊八井温泉蛇栖息地的动物区系分析,温泉蛇可能以鱼及高山蛙为食物。文献记载
一雌蛇怀卵6枚,卵径12 mm×27mm;冬夏均可采到此蛇。
垂直分布:海拔3960-4440 m。


生境信息

仅发现于我国西藏高原海拔4000 m左右的温泉附近。在当雄县羊八
井海拔4350 m的温泉附近数米远的山麓石堆中数量较多,且于石缝中找出大量蛇蜕,见到此蛇在流经温泉旁边的河流同侧岸边水中游泳,也在河对岸的沼泽草甸中采到成体。根据羊八井温泉蛇栖息地的动物区系分析,温泉蛇可能以鱼及高山蛙为食物。文献记载
一雌蛇怀卵6枚,卵径12 mm×27mm;冬夏均可采到此蛇。



国内分布

仅见于我国西藏,已知采集点有工布江达(太昭)、墨竹工卡、当雄羊八井。

分类讨论

本种代表游蛇科中一特有类群,分布仅见于我国西藏高原温泉附近,其
垂直分布高度仅略次于喜山蝮(Gloydius himalayanus),有极大的学术研究价值。目前由于开发利用地热,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建议及时列入一级保护动物名单,划定地区予以保护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