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Eretmochelys imbricata   Linnaeus
   

  839  浏览



形态描述

体形大,大者长达1米,重百余斤。吻略长,侧扁,上颌钩曲,头部有对称光滑鳞片,前额鳞2对,后一对大,颈前端背面、颏和喉部被小鳞。背甲略呈心形,嵴棱明显,盾片复瓦状排列;肋盾四对;从第五枚缘盾起边缘成锯齿状,臀盾左右不愈合。腹甲前缘圆,有一小的间喉盾,后叶较短为腹甲1/4。肛盾后方有一小盾片,下缘盾4对,略成方形,腋盾多枚,胯盾1枚,腹甲中央有一纵沟。四肢桨形,外侧各具二小爪。尾甚短。背甲棕褐色,有深浅环状斑及浅黄小花斑,头部粟色,每个鳞缝间黄色,具光泽;喉部及四肢末端深棕色。

生物学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白昼产卵,每次产120—130枚,孵化期60天左右。主食鱼、虾、蟹及软体动物,兼食海藻。

国外分布
国内分布

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包括海南岛)沿海

经济意义

玳瑁盾片可作工艺品和药用,脂肪可炼油,卵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