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蜂猴

Nycticebus pygmaeus   Bonhote
   

  944  浏览



形态描述

识别特征 我国体型最小的一种原猴类,成体体重0.3-0.4kg,仅及蜂猴的1/3, 体长不及250mm。在毛被、毛色和斑纹上,倭蜂猴的面部和颈肩部大部为橙棕色而无灰色,头、颈和背部中央一般无暗色脊线,毛被柔软卷曲呈绵羊绒状。

生物学

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原猴类。在云南东南部,倭蜂猴主要栖于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多在海拔500m以下的原始林中生活。食物为热带浆果和膜翅目昆虫。

国外分布

印度支那地区的特有种,主要分布于越南中部、北部和老挝。

国内分布

我国仅见于云南东南部中越边境的马关、麻栗坡、屏边和河口(红河以东地区)。

其它信息

种群现状 倭蜂猴是亚洲灵长类中分布狭窄、高度受危而在分类上为少种属中的一个种,如果不加强保护,2000年后将会成为濒危物种(Eudey, 1986)。在我国的分布,是本种分布区的北缘,仅见于云南东南缘的几个县。自1985年以来,仅在这一地区获得过2-3个标本。由于这一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几乎已被破坏殆尽,其资源量极其稀少。
致危因素 印度支那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被砍伐和破坏,造成栖居环境的缩小和恶化,加上种群增长率不高是本种致危的主要因素。
饲养情况 不详。
现有保护措施 倭蜂猴已被列为我国国家级 I 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云南东南部目前有倭蜂猴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有马关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保护措施建议 1、 加强上述3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保护和改善倭蜂猴的生活栖息环境; 2、进行倭蜂猴的在我国的数量调查和资源评估,为进一步保护和拯救这一物种提供科学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