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板浅室水母
Lensia challengeri
形态特征
多营养体期:前泳钟体较细长,长6.2—8.3mm。体表有5条纵棱。体囊球形、卵形或侧扁横卧在泳囊口水
平
,基部贴近泳钟基底面。干室浅,基腹缘
平
,口板分2叶,背面观左叶比右叶宽大(图64)。
后泳钟体未发现。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假旋砂梯虫
Ammoscalaria pseudospiralis
壳较长而扁薄。早期房室
平
旋,不完全包旋,约2圈,终圈5—6个房室;直列房室5—6个,约等宽。缝合线不甚清楚,直列部分竖直、横或斜向,有时呈“Z”字形。室间隔壁胶结型。壳壁粗砂质,壳面粗糙但尚较
平
整。壳口端稍收细,有时由细砂粒组成。壳口位于房室末端,裂缝状。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新细假棒虫(新名)
Pseudoclavulina neogracilis
壳细长。3列部分呈三棱锥形,占全壳长1/3左右,侧面
平
或稍凹,侧缘角锐或亚锐,缝合线清楚,略呈镶边状;单列部分中线部位最厚,向壳缘削薄,Vl面观略呈菱形,缝合线稍凹。壳壁由细砂粒组成,有时有少量粗砂粒,壳面较
平
整。壳口位于终室末端,椭圆形至圆形。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羽田砂轮虫
Trochammina hadai
壳游离,螺旋,3—4圈;背面凸,腹面较
平
坦,脐部凹下,壳缘宽圆,周缘瓣状。房室膨臌,终圈4—5室,依次迅速增大。缝合线清楚,弯而凹下。壳壁由粗、细砂粒组成,壳面
平
整。壳口拱形,位于房室腹面基部内缘。壳呈红褐色至黄褐色。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加那利拟单栏虫
Haplophragmoides canariense
壳游离,
平
旋,不完全包旋,壳缘圆,周缘瓣状。脐部凹陷。房室近球形至球形,终圈6—7室,依次逐渐增大,膨臌。缝合线稍弯至直,凹下。壳壁由粗、细砂粒组成,壳面
平
整。壳口位于房室口面基部内缘,裂缝状,横跨壳缘。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西藏翠蛱蝶
Euthalia thibetana
翅正面浓绿褐色,斑纹白色或黄色,前后翅中带几乎与外缘
平
行,前翅m2室的斑小,1b及cu2室各有一白斑;后翅中带从前缘一直延伸至1b室,其中带内缘
平
直。翅的边缘波状,前翅M1与Cu2脉及后翅M1与M3脉在外缘较突出。
来源:
中国蝴蝶数据库
缅甸爬鳅
brucei burmanicus
体前躯
平
扁,尾柄细圆;背缘略呈弧形,腹部
平
坦。唇具发达乳突。吻褶分三叶,中叶间具2对小吻须;口角须1对。鳃孔扩展到头部腹面,胸鳍末端后伸接近或达腹鳍起点。尾鳍分叉,下叶明显比上叶长。躯体被鳞,但腹鳍基部之前的腹部裸露无鳞。
来源: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桂林似鮈
vaillanti guilingensis
体长,近圆筒形。头宽且长,头长大于体高。吻长,
平
扁,前端宽圆。口下位。唇厚肉质,具乳突;下唇分3叶,中叶小,近圆形,后缘游离,两侧叶发达,在中叶前端相连。须1对,略短于眼径。胸鳍大,
平
展,末端超过腹鳍起点。尾柄细长。尾鳍分叉,末端尖。
来源: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截编织虫
Textularia truncata
壳大,长稍大于宽或长宽约相等,始端钝或尖,壳体前半段迅速增宽,随后缓慢增宽,壳缘亚锐。房室分明,宽约为高的3倍,依次逐渐增高,不膨臌。缝合线清楚,近横直或稍斜。壳壁细砂质,壳面
平
整。口端斜截,壳口面
平
坦或稍凹,壳口萨胡尔虫式,窄缝状,上缘稍加厚。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针壳唇旋虫
Labrospira spiculotesta
壳小,较扁,
平
旋,不完全包旋,脐部凹陷。壳缘圆,周缘略呈瓣状。房室稍膨臌,逐渐增大,2圈左右,终圈一般6室。缝合线清楚,微凹,稍弯。壳壁薄,由细砂粒和许多不同粗细的短海绵骨针胶结而成,壳面
平
整。壳口新月形,具微突上、下唇。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