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形砂杆虫
Ammobaculites filiformis
壳微小。早期房室
平
卷包旋,扁;后期4—10个房室直列,依次缓慢增大,直径约相等,最后几个高稍大于宽,横切面圆形。早期
平
旋部分缝合线不明显,单列部分清楚,凹下。壳壁粗砂质,壳面粗糙。壳口位于直列房室末端。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巨形拟单栏虫
Haplophragmoides grandiformis
壳大,包旋,脐部凹陷,壳缘浑圆,周缘瓣状。房室甚膨臌,终圈一般6—7室,依次迅速增大,尤为增厚。缝合线稍弯至直,凹下。壳壁甚厚,由粗砂粒胶结而成,壳面
平
整;水
平
切面内壁呈现具少数通向壳表的孔道。壳口拱形,位于房室口面基部,横跨壳缘。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四须盘鮈
Discogobio tetrabatus
体圆筒升腾,腹部
平
。头稍扁
平
。吻突出,两侧各有1明显的角质突。口下位,稍呈弧形。吻皮盖住上颌,边缘流苏状,布满小乳突。下唇宽阔,中间形成一前面和两侧隆起的马蹄形小吸盘。唇侧后缘薄片游离。须2对,吻须较长。下咽齿2行。鳞小。鳃孔上角有一黑点。
来源: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无眼平鳅
Oreonectes anophthalmus
体前部粗长,圆筒形,略
平
扁,后部侧扁。头宽圆,
平
扁。口下位,弧形。唇光滑,下唇中央略凹。须3对(吻须2对,口角须1对)。眼退化,外观已不存在。前后鼻孔间有短距,后孔大,前孔具短管。体无鳞,前部有数个侧线孔。背鳍活时体半透明,略带肉红色,鳍透明。固定后体灰白色
来源: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共马丁虫
Maritinotiella communis
壳大,长,筒形,早期略呈纺锤形,后成部分两侧缘近
平
行,口面观圆形。最早房室4—5个组成1圈,逐渐变为3列,双列较短,最后单列。早期房室不甚分明,缝合线不清楚;后期房室分明,缝合线稍凹。壳壁厚,细砂质,壳面
平
滑。壳口位于短颈末端,圆形或椭圆形,口缘波曲状。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强壮假棒虫
Pseudoclavulina robusta
壳长而粗壮。3列部分长,占全壳长1/3左右,呈三棱锥形,侧面
平
或稍凹,缘角突、锐或亚锐;单列部分口面观呈圆三角形或略呈菱形。缝合线不清楚或稍清楚。壳壁粗砂质,3列部分壳面较
平
整,单列部分壳面粗糙。壳口位于终室末端,近圆形。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圆面编织虫
Textularia orbica
壳略呈陀螺形,口视近圆形,早期壳缘具短小瘘管。房室低而宽,不膨臌,纵切面略呈长方形,早期扁小,后期迅速增宽和增厚。缝合线不甚清楚,近横直。壳壁薄,细砂质,壳面较
平
整。口端微斜,口面较
平
或稍凸;壳口萨胡尔虫式,低拱形,长约为终室口面基部1/3。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胶结砂杆虫
Ammobaculites agglutinans
壳呈杖形。早期5—6个房室
平
卷包旋,脐部凹陷;后期6—7个房室,直列,依次缓慢增大,宽大于高,横切面圆形。缝合线不甚清楚,稍凹。壳壁由粗砂粒组成,壳面较粗糙。壳口圆,位于终室末端。壳呈淡橙褐色或黄灰色,
平
旋部分壳色较深。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杰弗里唇旋虫
Labrospira jeffreysii
壳小而扁,
平
旋,长略大于宽,壳缘圆,周缘略呈瓣状,脐部凹陷,稍露旋。房室2—3圈,终圈7—8室,稍膨臌,侧面呈三角形,依次逐渐增大,终室有时迅速增高。缝合线清楚,稍弯至直,辐射状。壳壁细砂质,壳面
平
整。壳口位于口面基部上方,缝状至椭圆形,长约为口面宽度的1/3,具上、下唇。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台湾砂杆虫
Ammobaculites formosensis
壳游离,
平
卷部分5—6室,包旋,稍扁,直径一般小于单列部分;直列部分一般5—6室,宽大于高,依次逐渐增大,稍膨臌呈圆筒状。缝合线清楚,凹下。壳壁由粗、细砂粒组成,壳面粗糙至
平
整。壳口为小圆孔,位于房室末端。壳早成部分红褐色,后成部分色泽变淡。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
96
97
98
99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