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包旋,壳缘钝,周缘不呈瓣状。房室2圈,8个一圈,不膨臌,依次逐渐增大,向壳缘削薄呈钝缘。缝合线清楚,近直,辐射状。壳壁薄,细砂质,壳面整。壳口面呈箭头状,壳15位于15面基部上方,长度约为15面宽的1/3,缝状,具加厚上、下唇。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大,旋,对称或近对称,壳缘宽圆,周缘略呈瓣状,脐部较小而凹陷,包旋或稍露初圈。房室甚膨臌,3圈,终圈一般 有4室半至5室,依次逐渐增大。缝合线清楚,凹下,较弯。壳壁砂粒较细,壳面较滑,略显光泽。壳口稍离房室口面基部,拱缝状,具窄上、下口缘。壳橙红色。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特征 壳体微型,侧扁,壳高5.0mm,壳宽6.0mm。螺层2层,宽而凸。每一螺层边缘部具双排等距的脊状突起,紧贴傍靠;壳面有2行颗粒状突起。壳口较小,呈圆形,口缘厚。螺轴弯,滑。底面呈盘状,外缘脊状突起,中央具脐孔,过圆形,外周缘有一些小隆突,内周缘滑。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扁,游离,长大于宽,壳缘窄圆至圆,周缘略呈瓣状;背面露现3圈,或稍凹;腹面脐部敞开,凹陷,部分显露早期壳圈。房室迅速增大,终圈5—6室。缝合线清楚,凹下,弯曲。壳壁由粗、细砂粒组成,壳面较整。壳口位于房室腹面基部,具窄唇。初成部分深红褐色。随后壳色渐淡。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长而扁,始端钝,早期迅速后期缓慢增宽,壳缘圆。房室宽大于高,后期迅速增高,稍膨臌。缝合线尚清楚,微凹,稍弯。壳壁细砂质,壳面整。壳口端与水线成40°角,壳口位于房室基部,呈新月形,长约为房室口面基部1/3。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略呈宽卵形,甚扁,卷露旋,一侧面较坦,另一侧面脐部较凹陷;壳缘窄圆。房室分明,两圈多,终圈9室,依次迅速增高,稍膨臌。缝合线清楚,辐射状,凹下,在壳口的相应位置尤凹。壳壁均匀细砂质,不显砂粒,壳面光滑。壳口位于房室口面基部上方,横椭圆形,具明显突唇。壳呈红褐色。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游离,小而扁。早期卷,脐部凹下,直径小于双列部分宽度;房室膨臌,5室,依次逐渐增大,壳缘呈瓣状;双列房室6—9对,稍膨臌,依次逐渐增宽,壳缘圆。缝合线清楚,凹下,双列部分斜。壳壁细砂质,壳面整。壳口缝状,位于房室基部内缘。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扁小,游离或固着。背面低螺旋,3—4圈,腹面坦或凹陷;壳缘圆,周缘呈瓣状。房室分明,半月形,终圈4室,终室腹面约占壳体腹面的1/3—1/2。缝合线清楚,微凹。壳壁细砂质,壳面整。壳口位于终室腹面基部。壳呈红褐色,后成部分壳色较淡。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早期房室一圈多至两圈,一般卷包旋,脐部凹陷,终圈4—5室,随后房室直列圆筒形,2—5室,低而宽,缝合线稍清楚。壳壁厚,由粗、细砂粒和少量向外突伸的海绵骨针组成,壳面甚粗糙而蓬松,内壁较整。壳口筛状。壳呈灰白色,或淡橙褐色。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长,始端窄圆,向口端逐渐增宽,两侧缘近行,横切面圆。早期螺旋部分甚短,3列部分甚长。房室依次逐渐增大,膨臌。缝合线清楚,凹下。壳壁细砂质,壳面整。壳口位于房室口面基部中央,高拱形,壳呈淡黄色。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