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山过树
蛇
Dendrelaphis gorei
鉴别特征 背鳞13-13-11(9)行;体侧各有一条浅黄色纵纹。
形态描述依据 Smith(1943:246)描述。
雌性全长(580+320)mm。背鳞铜棕色,唇和颏部浅黄色;头侧至颈有一黑纹,在
颈部黑纹分裂为二条垂...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贝氏池
蛇
尾
Ophiolimna bairdi
盘上盖满细尖颗粒和分散的小棘。辐盾亦被掩盖,轮廓不清。盘直径8~9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5倍。腹面问辐部也亦盖有尖细颗粒。口盾小,三角形,角圆,宽大于长。侧口板大,彼此相接,外端增宽,把口盾和第一侧腕板分开,口棘5个,外侧一个显然较大,且呈片状,并把第二触手孔...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衣笠蔓
蛇
尾
Asteronyx loveni
个体间大小差别很大,盘直径从5mm到45mm,腕普通均为盘直径的10倍以上。盘的间辐部略凹人。盘和腕上都盖有厚皮膜,在干标本上还可看见少数散生的鳞片。辐盾狭长,呈肋骨状,几乎伸及盘的中央。无背腕板。腹腕板很发达,但不规则。侧腕板小,沿着腕的腹面稍突出。生殖裂口...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美鳍棘
蛇
尾
Ophiopteron elegans
体形小,盘直径5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6倍。盘圆,上生很多的棒状棘,辐盾亦被棘所掩盖,轮廓不清楚。棒状棘形状很特别,其顶上细刺之间有膜连成漏斗状。腹面间辐部的棒状棘较少,口盾和生殖裂口附近几乎裸出。口盾小,菱形,略宽大于长,外缘和2个生殖鳞相接。侧口板三角形,...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双棘带
蛇
尾
Ophiozonella bispinosa
盘直径8~12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3倍。盘略鼓起,盖有一些大板,大板中间夹有许多小板。中背板明显,辐板和基板也很明显,两辐盾的内侧还有1个辐板,各间辐部有一行3~4个大的间辐板。辐盾大,卵圆形,广泛分隔。腹面间辐部盖有约15块板,边缘中央有一大板。生殖裂口明...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福氏盾
蛇
尾
Aspidophiura forbesi
盘直径5~6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3~4倍。盘厚、平,盖有初级板、辐盾和2个间辐板,各大板周围有小板,小板高于大板,故盘面稍呈雕刻状。辐盾很大,半圆形,长大于宽,彼此充分相接。腕栉明显,栉棘尖细。腹面间辐部除两块生殖板外,仅盖有1个大板。急骤变细,生殖裂口明显...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青岛倍棘
蛇
尾
Amphioplus qingdaoensis
盘直径10mm,腕长130mm。盘呈五角形。背面盖有细小的覆瓦状鳞片,辐盾周围鳞片较大。无初级板。辐盾狭长,2.0×5mrn,长为宽的4倍,内端被数行鳞片隔开,仅外端略相接。辐盾整个长为直径的1/5。
口盾大,长大于宽,三角形,内缘截形,侧角圆,外角形成...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马氏刺
蛇
尾
marenzelleri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日本倍棘
蛇
尾
Amphioplus japonicus
盘直径5~7mm,腕长25~35mm。盘形圆,问辐部向外扩张。盘背面密盖细小鳞片,沿着盘缘常有一行四方形的边缘鳞片。腹面最上一行和边缘鳞片相交的鳞片常突出,形成盘的栅栏(fence)。辐盾为半月形,长为宽的2倍,彼此几乎完全相接。盘腹面间辐部鳞片较背面者为小。...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莱曼瓷
蛇
尾
Ophiomusium lymani
盘直径9.7~35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6倍;盘厚2.5~8mm,腕基部宽为2~6mm。盘背面略鼓起,中央有许多小的多角板,其初级板可能稍明显。各间辐部有一行板,两辐盾之间也有一行板。辐盾大,长约为盘半径的1/2,彼此分隔。所有背面的大板(包括辐盾),表面均带...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
96
97
98
99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