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鸟为体大(76厘米)而不易混淆的黑白色鸭。嘴上有凸显的黑色肉质瘤。白色的头部和颈部上布满黑色小点。黑色的上体闪现金属绿色及铜色光泽。雌鸟似雄鸟,但体型甚小且无肉质瘤。雌鸟营巢于天然树洞,栖于多树木的塘及河流。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灰色
中国鸟类数据库
中等体型(29厘米)的褐色及黑色雉。具粗大的白色眉纹,头、颈及下体黑色而带绿色闪光;上体橄榄青铜色,尾栗色,前额栗色,眉白。幼鸟头顶褐色,胸部有些白色。
虹膜-褐色;嘴-绿色,嘴基红色而嘴端黄;脚-暗绿。
中国鸟类数据库
上唇鳞7片为主;背鳞平滑,21(23,19)-21(19)-17(15)行;腹鳞不超过200片;头体背淡红褐色或黄褐色,头背有倒“V”字形黑斑,体前段有4行杂有红棕色的黑点,逐渐形成黑纵线达尾背;腹面密缀黑黄相间的棋格斑。全长在1000mm之内。半栖性。
中国爬行动物数据库
我国南部平原丘陵低海拔地区稻田或其它域附近常见的一种中型游蛇。腹鳞白色,每一腹鳞基部黑色,整个腹面看来呈黑白相间的横纹;头侧眼后下方有二条黑色细线纹。鼻间鳞前端极窄,鼻孔位于近背侧。
中国爬行动物数据库
壳扭旋,略呈长或宽圆三角形,壳缘圆。房室少而膨臌,迅速增大,有两圈多,平切面示3室组成一圈,一面仅露最后3室,另一面可见终圈包围的一小室。缝合线清楚,凹下。壳壁薄,细砂质,壳面光滑,内壁平滑。壳口位于终室近基部,缝状。壳呈橙褐色至淡黄色。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标本采集地:三亚天涯海角、小东海。
特征:珊瑚骼笙形到扇一沟回形,谷由浅空胞共骨相连。隔片大,无孔,边缘光滑,突出,隔片间距大。无轴柱。
生活时触手呈淡绿或灰色,泡囊状,在下犹如串串葡萄埋在一起,用手触动时几乎不收缩,或收缩很慢。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特征 本种与灯母外形十分相似,主要的区别是上伞部有许多疣状突起。个体一般较小,伞宽12—14mm,伞高10—12mm,只有前者的1/10左右。感觉器的胶质薄片不发达,没有完全覆盖整个感觉穴腔。触手简单粗短(图111)。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型中等,略呈三角形;壳顶尖,位于背部中央,两壳顶相互接近;前背缘近直线状,后背缘微下陷;壳的后部尖,形成极不明显的喙状;壳表的前部有同心波状肋,后部有两条粗的放射脊。
铰合部无齿。
标本测量(mm) 壳长 壳高 ...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特征描述 海葵体呈球棒状的黄褐色,体的上部宽阔,基部狭小。体壁上有许多密集的横纹及有8条纵沟条纹将体分成8等分。
触手的长度约相等,分两组排列,内触手以垂直方向伸展,外触手呈平状伸展。
口和触手呈紫褐色。间杂有白色条纹。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小,平卷包旋,3圈,壳缘宽圆,周缘略呈瓣状,脐部凹陷。房室4个组成一圈,依次缓慢增大,平切面略呈长方形,厚约为高的2倍。缝合线清楚,微凹,近直,辐射状。壳壁为均匀细砂质,壳面平整。壳口位于房室口面基部,无唇。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