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尖腹
虾
Dasycaris symbiotes
鉴别特征:额角背缘及延伸到头胸甲部分通常具6齿,各齿不明显宽而侧扁,额角基部不呈明显鸡冠状;头胸甲背甲侧面观呈齿状,齿宽而尖;眼角膜半圆形,无乳头状小突起;成体雌
虾
第一腹节、通常还有第二腹节的侧甲边缘圆,第三至五腹节侧甲尖锐突出;尾肢外肢可动侧刺之外具1强壮固...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南海双眼钩
虾
Ampelisca nanhaiensis
体躯较大,侧扁,头部稍短于或较长于前3胸节长度之和,前缘凹,额角较短于前腹角,腹缘斜截,眼2对,上对近额角,低对位于头部侧叶角突的后下方,1、2腹节后腹角钝圆,第3腹节后腹角为小的弯齿。第4腹节背部微凸,第5、6腹节愈合,背部稍凹。尾节长为宽度的1.5倍,裂刻...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短额珊瑚
虾
Coralliocaris brevurostris
鉴别特征:额角不伸过眼,无齿;第二步足可动指外缘有规则圆形外凸,切缘基部1/4~1/3处具2小齿,固定指切缘亚端部弯曲。共栖宿主:鹿角珊瑚属Acropora石珊瑚类分类讨论:Holthuis(1965)曾对本种重新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因此种分布区间断,比较少见...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泥砂钩
虾
Byblis limus
体躯较细小,头部较宽短,略短于前三胸节的长度,前缘凹陷较深,低侧缘斜截与底缘形成拱角,两对单眼几乎等大,低对处于低前角。胸部节光滑,1~3腹节后下角钝圆,尾节长度略短于宽度,末端圆拱,具有栉状小刺,裂刻达叶长的1/3稍少,每叶末端具1刺。鳃圆叶状,处于第2腮足...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广西沼
虾
Macrobrachium guangxiense
形态特征:额角较宽阔,稍长于头胸甲的一半,约为头胸甲长的0.54倍;上缘稍隆起,末端超出第一触角柄的末缘,靠近或稍稍超出鳞片的末端;上缘具12~16齿,基部3~6齿位于眼眶后方的头胸甲上,在头胸甲上的齿排列较稀疏,额角上的齿排列较紧密,第1~2与第2~3齿间的...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华双眼钩
虾
Ampelisca chinensis
前头缘具缺刻,前腹缘直而斜,单眼2对,侧面可见,腹对处于前低角。第1触角长度等于第2触角柄,第2柄节长为第1柄节的1.5倍。第2触角短,第4柄节短于第5柄节。1~3底节板在后腹角各具1裂隙,后角稍呈齿。第3、4步足指节几乎等于腕、掌节长度之和,第5、6步足腕节...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红斑角钩
虾
Ceradocus rubromaculatus
形态描述 头部侧叶圆拱,眼下缺刻较浅,低侧角稍突。眼褐色、卵圆。第1触角细长,第1—3柄节的比例为5:6:1,第1柄节下缘具4刺。副鞭6节,末端短小。第2触角第2柄节具1延长突出,第4、5柄节长度的比例为8:7,鞭14节。大颚触须第1—3节的比例为1:2.6...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日本沙钩
虾
Byblis japonicus
头部略短于胸部前三节之和,前缘平截或稍凹,或具低中突,单眼2对。第2、3腹节后缘角圆拱,第4腹节中凹,后拱,第5、6腹节愈合,末端背部两侧隆起,尾节长和宽度几乎相等,裂缝达叶长的1/2,末端钝圆;叶基部两侧具2细刚毛,末半两侧各具1小刺。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鼻沙钩
虾
Byblis rhinoceros
头部前缘中突,前侧缘斜拱,2对单眼,腹对较大,处于前低角,第1触角较短,第2柄节约为第1柄节长度的1.7倍,第2触角第5柄节等于或略短于第4柄节,大颚触须第2节较粗长,几乎为第3节长度的3倍,小颚内板末端具1刚毛。第1腮足底节板前缘较扩张,腕节略长于掌节。第2...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尖尾钩
虾
Urothoe cuspis
形态描述 额角小,眼存在,侧颊呈尖杯状。第1、2腮足彼此不相似,第1腮足简单,底节板几乎光裸。第2腮足亚螯状,掌具4强齿,无掌界限刺,底节板宽阔,前后末端尖杯状。第5步足基节不对称扩展,具有方形后末角,腕节宽于长节和掌节,指节具7个长而大的刺。第2腹节后下角...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
88
89
90
91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