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特征 中段背鳞17行;有眶前鳞;颊鳞1,不入眶;上唇鳞8枚。
描述依据标本 伦敦不列颠自然历史博物馆((BMNH Nos. 217-218, 1956年采自香港)2号标本。
形态描述 最大全长(280-1-65) mm。背...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盘直径4~5mm,腕长6~7mm。盘背面鼓起,呈圆顶形,腹面平。盘背面中央有一特别大而高的五角形中背板,板面有同心条纹。中背板外侧有5个大的辐板,但比中背板小。辐板六角形,表面也有条纹。它们在间辐部被2个小板所分隔。这六个初级板把盘盖满。背面间辐部被腹面间辐部...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鉴别特征 鼻间鳞单枚,前额鳞单枚,鼻孔位于鼻鳞中央;腹面乳黄色。
形态描述 依据Smith (1943)记载。
全长雄(600+125) mm,雌(675+145) mm。通身背面深棕色或黑色,腹面乳黄
色,尾下乳黄或有黑...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盘直径25~30mm,腕长为盘直径3~3.5倍。盘高而厚,背面盖有许多椭圆形大板,各板周围有许多小板。辐盾半圆形,被3个大板所分隔。
口盾小,近乎梨形,略长;内角锐,外缘钝圆。侧口板三角形,内侧缘稍弯曲,彼此相接。口棘5~6个,外侧一个最大。齿...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盘直径5~12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6~8倍。盘背面具针状棘和稍多的棒状棘。辐盾大,三角形,但其最宽处不在外端,而在辐盾的中部或内端。辐盾表面裸出。腹面间辐部出具针状棘,但显然较小。
口盾菱形,宽大于长,外缘突出。侧口板略呈长方形,彼此相接。背腕...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盘直径13~15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5~6倍。盘上饰物变化很大,棒状棘一般均较细长,末端3~4个细刺,但也有棒状棘很短的个体。辐盾被掩盖,轮廓不清。口盾多为三角形,宽显然大于长,内角锐,外缘具一突出的外叶。口棘一般为6个,外侧一个较大,呈片状。颚顶还有2~...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鉴别特征 体瘦长如鞭,适于树栖攀援;通身绿色;瞳孔横置,头侧眼的前后各
有一浅凹槽;背鳞15-15-13 (11)行,脊鳞显著扩大,两侧的背鳞排成明显的斜行。
描述依据标本 广东、广西、贵州、云南8雄6雌。...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盘直径14mm,腕长70mm。盘五角形,背面和腹面全部被细小颗粒所掩盖,(每平方毫米约80个)辐盾被颗粒掩盖。口盾形状变化很大,多呈三角形,长和宽相等,或长稍大于宽。无副口盾。侧口板很小,仅部分裸出。口板全部盖满颗粒。口棘7~8个,内侧者细,外侧者宽短,倒数...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盘直径15~20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6倍。盘背面盖有鳞片,鳞片上具有颗粒状小瘤。辐盾特大,三角形,全部裸出,与小瘤陪衬得整齐而美观:盘中央的小瘤成圆形排列,向辐部和间辐部共射出10条带,伸及盘的边缘;盘缘另有一圈小瘤。
口盾三角形,略宽,外缘钝...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体长为鳃孔处体高的32.5-34.3倍,为肛门处体高的37.5-45.4倍,为头长的9.3-9.8倍,为尾长的2.0-2.1倍;头长为胸鳍长的5.1-5.7倍,为背鳍起点至胸鳍距的5.7-6.0倍,为背鳍起点前距的0.7倍,为眼间距的15.8-19.1倍,为...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