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瘤
蛇
尾
Ophiocnemis marmorata
盘直径15~20mm,腕长约为盘直径的6倍。盘背面盖有鳞片,鳞片上具有颗粒状小瘤。辐盾特大,三角形,全部裸出,与小瘤陪衬得整齐而美观:盘中央的小瘤成圆形排列,向辐部和间辐部共射出10条带,伸及盘的边缘;盘缘另有一圈小瘤。
口盾三角形,略宽,外缘钝...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光唇
蛇
鳗
Xyrias revulsus
体长为鳃孔处体高的32.5-34.3倍,为肛门处体高的37.5-45.4倍,为头长的9.3-9.8倍,为尾长的2.0-2.1倍;头长为胸鳍长的5.1-5.7倍,为背鳍起点至胸鳍尖距的5.7-6.0倍,为背鳍起点前距的0.7倍,为
眼
间距的15.8-19.1倍,为...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黑领剑
蛇
Sibynophis collaris
鉴别特征 上唇鳞10, 3-3-4式;前颞鳞1枚,其下缘仅与最大的第八枚上唇鳞相
切,头背褐色,颈背有一黑褐色横斑。
描述依据标本 云南泸水、腾冲、贡山12雄2雌,西藏墨脱1雄。
形态描述 体全长520 mm左右。最大全...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光唇
蛇
鮈
Saurogobio gymnocheilus
背鳍iii-7;臀鳍iii-6;胸鳍i-13—15;腹鳍i-7。侧线鳞40 45(以42-43为多);背鳍前鳞11—13 ;围尾柄鳞1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4—7。下咽齿1行,5—5。脊椎骨4+ 38—40。
体长为体高的5.0—6.9倍,为头长的4.5—...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红点锦
蛇
Elaphe rufodorsata
鉴别特征 上唇鳞7片为主;背鳞平滑,21(23,19)-21(19)-17(15)行;腹鳞不超过200片;头体背淡红褐色或黄褐色,头背有倒“V”字形黑斑,体前段有4行杂有红棕色的黑点,逐渐形成黑纵线达尾背;腹面密缀黑黄相间的棋格斑。全长在1000 mm之内。...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日片
蛇
尾
Ophioplocus japonicus
盘直径一般为20mm,腕长约80mmc。盘背面和腹面均盖有细小而密集的鳞片;中背板常明显可别。辐盾附近的鳞片稍大,间辐部边缘有7个较大的鳞片,其中央一个最大。生殖裂口及口盾附近的鳞片最小。辐盾小,狭长,广泛分离。
口盾近似菱形,长宽几相等。侧口板...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海南闪鳞
蛇
Xenopeltis hainanensis
鉴别特征
眶后鳞1;上唇鳞7, 3-2-2;腹鳞152-164;尾下鳞16-19对;上颌齿22-24枚。
描述依据标本
海南3雄4雌(包括本种正模与配模),广西龙胜1雄,湖南莽山1雄,福建建阳1雄1雌、崇安三...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眼斑
蛇
鳗
Ophichthus polyophthalmus
无标本。依据Chen and Weng (陈兼善, 翁延辰, 1967) 和莫显乔 (1993) 材料综述。
体长为体高的22.8-23.7倍,为头长的9.8-9.9倍。尾长为肛前躯干长的0.9倍。头长为吻长的5.1-5.4倍,为
眼
径的11.5倍,为
眼
间...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西里伯
蛇
鳗
Ophichthus celebicus
体长为体高的37.5-52.3 (44.6) 倍,为体宽的44.7-57.1 (48.8) 倍,为肛前躯干长的2.5-2.8 (2.6)倍,为背鳍前距的8.0-11.4 (9.1) 倍,为胸鳍长的51.7-65.0 (58.2) 倍。头长为吻长的6.5-9.3...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灰
蛇
锚参
Opheodesoma grisea
形态 大形种,体长常超过100cm,直径约30mm。体呈大蠕虫状,生活舒展时,表面平滑,形状象
蛇
。收缩时,体壁常有许多成行的泡状突起,并沿着身体的5个步带排列。口端位,具触手15个,各有30—40对侧指,各指间基部无膜相连。各触手基部口面有一对
眼
点。石灰环厚...
来源: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
71
72
73
74
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