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采集地 黑江哈尔滨;辽宁宽甸和新金。
形态 体长4—9mm,宽1.2—2.0mm,为辽宁最 大的一种。躯干各体节虽没有环嵴,但背部与侧面稍微 隆起,在收缩状态下更为明显,不是均匀的圆柱状。只 有当标本固定不佳,在水中膨胀之后,才有可能呈圆柱...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鉴别特征 华南地区常见的一种中型游蛇,背面草绿色,颈区及体前段鳞片间皮肤
腥红色。颈背的颈槽不十分明显;枕部无黑色“八”形斑。
描述依据标本 云南保山、腾冲、泸水、陇川、漾濞、景东、景谷、思茅、屏边、西双版纳23雄27雌,贵州兴义、安...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周缘卵圆,峰吻轴延长,基底杯形,骨状,壳表有厚的角珊瑚外皮覆盖,剥落这层外皮,板和幅部白色,表面有细密小棘。
壳壁板厚、无洞。峰板高、稍陡。吻板较低,倾斜大,基缘圆拱。峰侧板较窄,大约是侧板宽度的1/4。板内面鞘下短,有强肋,鞘为板长的2/3...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鉴别特征 本种与黑斑肥螈的主要区别,是生活时背面及体侧为一致的棕褐色;腹
面有橘红或橘黄色斑,无深色圆斑。
形态 依据广西瑶山(13雄、16雌)、胜(10雄、15雌、6幼),贵州雷山(卵)标本。
成体:雄螈全长167mm左右,125mm...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依据广西州所采标本)
雄性成鸟 头及颈侧紫灰色,额及脸部沾紫蓝色,或有沾紫绿色,前额沿着嘴基有一黑带向两侧后伸至眼,下嘴两侧有一大形黑斑经下颊达颈侧,与颏部的黑色连成一整块;后颈及腰至尾上覆羽辉绿色;上体余部为稍呈褐的绿色。...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鉴别特征 无唇褶;趾4个;有额顶囟;背面棕褐色,自枕部至尾基部背正中一般
有一条若断若续的深色纵脊纹。
形态 依据黑江哈尔滨、呼玛(5雄、3雌、卵及幼体)、吉林(8雄、1雌、卵及幼
体;白河41尾成体)标本。
成体:雄鲵全长84m...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标本采集地:涠洲岛、硇洲岛、鹿回头、西瑁岛、小东海、大东海、白排、陵水新
村港、琼海沙著、文昌冯家、新盈邻昌、头嘴排。
特征:群体由扭曲叶片状珊瑚骼组成,珊瑚骼两面有珊瑚体分布。由隔片—珊瑚肋升高形成相互平行的纵向骨突,这是该种的...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特征 贝壳中等大小,左旋,壳质厚,坚实,有光泽,呈凸透镜形。有7~71/2个螺层,前几个螺层十分缓慢增长,略膨胀,螺旋部扁平,呈扁圆锥形。体螺层急骤增长,特膨大,在前方明显下降,底部凸出,在周缘上有一粗的骨状突起。壳顶尖,胚螺层有小的颗粒,缝合线浅,其...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成鸟:通体羽色与指名亚种相似;头顶至上背的栗褐色更浓艳;上体余部亦多染棕褐色;头和下体多赭褐色;前额、颊及喉至上胸部多茶黄色而少染葡萄红色。 幼鸟:1961年6月3日在马关县都老君山采到l只性别不明的幼鸟,1979年8月6日和l3日又在绿春县黄连山采到1只...
云南鸟类数据库
与指名亚种相似,但眉纹或多或少沾栗红褐色;眼先和颊部多呈淡皮黄白色;背羽主要呈橄榄褐色,棕褐色不如ablectans亚种浓著,头顶的栗红褐色也较浅淡;眼后至耳羽栗红褐色。 幼鸟:据l985年6月18 日采自石屏朋的2只刚出飞的幼鸟描记:全身羽毛的羽...
云南鸟类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