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较扁薄。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具腹。口端位。下颌前端中央有丘突与上颌前端中央的 凹陷相嵌合。侧线鳞50—55,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折。背鳍无硬刺。臀鳍条3,11—13。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体高而侧扁,体长为体高的3.2—3.6倍。自腹鳍基至肛门有明显的腹。头略小。吻短钝。无须。侧线位体侧中轴线之下和缓下弯,侧线鳞36—38。背鳍位置略后,起点在腹鳍基的后上方;臀鳍基部稍长。体侧无纵带。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本种与橙腹树蛙Rhacophorus aurantiventris很相似。但本种体侧的白线之下为紫色,腹面灰白色,指、趾蹼为桃红色;体背面皮肤上有痣粒,沿前臂和跗部的后外侧各有一条窄而光滑的状肤褶,肛上方有一条窄肤褶。
中国两栖动物
眼后棘不发达,长度约为眼径的一半;体鳞大小不一,间杂有大鳞;颈鬣发达,与背鬣不连续。后肢贴体前伸达吻眼之间。尾长约为头体长的一倍半,尾背有黑褐色横斑。
中国爬行动物数据库
鼓膜裸露,无喉褶;后肢贴体前伸最长趾端达鼓膜或眼,第四趾长与胫长相等,尾长为头体长的两倍以上;上唇鳞6,颈及体前部有一行大鳞与背中部鳞行平行排列,背部黑色大鳞排成“V”形或"▽”形。
中国爬行动物数据库
头很大,几乎占身体长度1/3。吻宽,口大。眼位于头侧下半部。鳃耙呈页状,但不联合。具螺旋形的鳃上器。鳞细小。胸鳍末端超过腹鳍基部。自腹鳍至肛门有狭窄的腹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头大,吻钝圆,口宽,眼位于头侧下半部,眼间距宽。鳃耙特化,彼此联合成多孔的膜质片,有螺旋形的鳃上器。鳞细小。胸鳍末端不达腹鳍基部。腹部狭窄,自喉部至肛门有发达的腹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体极扁薄,背缘平直,腹缘圆凸。腹明显,自鳃峡至肛门。吻尖,口端位,下颌前端突起与上颌凹隐嵌合。侧线在胸鳍上方缓下弯。背鳍无硬刺。臀鳍基部长,其起点在背鳍基部末端的下方。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体侧扁,腹部无。吻略尖。口较大,下颌突出,口裂倾斜,下颌正中有一突起,与上颌凹陷相嵌合。侧线完全,位于体下侧。背鳍后位,与臀鳍相对;胸鳍宽长,达腹鳍起点;尾鳍叉型。体侧有7—10条垂直蓝绿斑条。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
体圆筒形,尾部侧扁。尾柄上皮褶发达。尾柄高稍大于或等于尾柄长。头宽远超过头高。上、下颌具角质。须3对,无眼下刺。背鳍起点位于体中部。尾鳍截形。肛门靠近臀鳍起点。
中国内陆水体鱼类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