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小型,栗褐色。头黑色,有刻点,密被金黄色伏毛;头顶上缘微波状,下缘倾斜。复眼半球形,黄褐色,有褐斑。单眼黄色,位于复眼中心联线稍上方,彼此间距离大于到复眼的距离。额唇基分瓣明显;侧瓣大,微出头顶下缘;中瓣近1/2出头顶下缘,顶端很宽,半圆形,边缘上翘...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外形:个体稍小于红背(鼠平)和棕背(鼠平),尾巴较长,接近体长之半。毛柔而松,背毛长约13mm。耳朵稍出毛被之外,耳壳上有短毛。尾毛短而稀疏,可出尾上的鳞片。尾较粗。尾端有笔状毛束。足掌无毛。前足拇指不具爪。后脚掌较长,有蹠垫6个。后蹠后部有短...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壳大,壳缘宽圆,周缘瓣状。一面旋程度大,中央凹下至平坦;另一面稍旋,脐部凹下,或完全包旋;壳缘视一般不对称,极少数几近对称。房室多,膨臌,依次逐渐增大,终圈5—8室。缝合线呈辐射状,深陷。壳壁由中等大小砂粒组成,壳面较平整。壳口短拱缝状,一般位于房室偏腹侧...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外形:体形呈圆筒形,体长85—125mm,尾长30—55mm。吻鼻较短,眼小,耳椭圆形,毛短而稀疏,几乎裸。体被柔软细密的毛。前后足足背被毛较短,四足均具五指(趾),具尖锐的爪,前足小于后足,掌蹠裸无毛。前后足第1指极小,几乎呈痕迹状如;第3指...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鉴别特征 身体中小型。体色茶褐色或深棕褐色。耳壳较大,于被毛外,尾较长,约达体长之一半。
形态
外形:体形中等大小,不很肥胖。吻圆。耳壳明显,出被毛外。前足短小,后足较长。尾较长,约为体长的一半。
毛色:体背毛深棕褐色,微带黑色。背毛毛...
中国哺乳动物数据库
雄性 体小型,头顶不出或稍稍出前胸背板。前胸背板横宽,中部之后最宽。前、后翅发达,远超过腹端;前翅M + CuA脉具7-9根分枝;后翅CuA脉具3-6根后分枝,端域宽于长。静止时端域背向折叠。前足股节前腹缘刺为A2或A3型;后足跗节多刺,跗节基节长于其余...
中国蜚蠊目数据库
雄性 体小型,头顶不出或稍稍出前胸背板。前胸背板透明,横宽,中部之后最宽。前、后翅发达,远超过腹端;前翅M + CuA脉具4~6根分枝;后翅CuA脉具2根后分枝,端域宽于长。静止时端域背向折叠。前足股节前腹缘刺为A2或A3型;后足跗节多刺,跗节基节长于其...
中国蜚蠊目数据库
雌成虫:虫体椭圆形。体长约4—6mm。触角9节,第3节最长或第2、3节几同长。眼在其后之头缘。足细长。爪之下表面具齿,后足无透明孔。背裂2对。腹裂5个,位于后胸至第5腹节腹板上。肛环位于体背部末端,有成列环孔和6根长环毛。臀瓣不显或稍显,臀瓣端毛长于肛环毛...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外形:体型中等大小。尾较短,一般短于体长。尾较为蓬松,末端毛较长略呈毛束。足掌背面被毛,腹面在踝部有一小块裸区,少数裸区延长为一狭长带,其他部分被毛。后足爪灰棕色,有些灰黑色。毛色:体背为灰褐色,比产于吐鲁番间地子午沙鼠的体色显灰,而子午沙鼠背...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雌性:中型,体粗壮,栗褐色。头部黑褐色,宽大于长,多刻点和金黄色毛,头顶上缘拱起,波曲,下缘倾斜。复眼黄褐色,有黑斑。单眼黄褐色,透明,位于复眼中心联线很上方,彼此间距离大于到复眼的距离。额唇基长大于宽,侧瓣小,明显,微出头顶下缘,中瓣大,1/2伸出头顶下缘...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