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特征 系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无毒,其鳞被、大小、色斑及半阴茎与双斑锦 很相近,但体背具有三条灰白色纵纹,并具不规则的黑横斑,称之为白条锦;枕背两块纵行黑斑较粗大,故又名枕纹锦;半阴茎的萼区为小乳突型,并非小刺型。
描述依据标本 吉林长白山、...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鉴别特征 与玉斑锦很相似,但体尾背具狭的镶白边的黑横斑;背鳞19行,背中央或体后部背中央有数行鳞片起棱,而玉斑锦头后和体中部背鳞数均在21行以上,全部平滑无棱。
形态描述 依据四川雅安采到的1号雄的原始描述((Pope, 1935: 2...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与相近种繁花林的区别在于本种颞区鳞片较小,脊鳞不扩大或略大于相邻背鳞;肛鳞多二分。与原矛头蝮易混淆,其区别在于本种没有颊窝,头背具对称大鳞片;而原矛头蝮在与鼻孔之间有颊窝,头背都是小鳞片。
中国爬行动物数据库
我国南部平原丘陵低海拔地区稻田或其它水域附近常见的一种中型游。腹鳞白色,每一腹鳞基部黑色,整个腹面看来呈黑白相间的横纹;头侧后下方有二条黑色细线纹。鼻间鳞前端极窄,鼻孔位于近背侧。
中国爬行动物数据库
鉴别特征 仅见于台湾省的一种中型颈槽,与颈槽相近,区别为本种背侧有两列浅色短横纹,腹鳞两侧有粗大黑褐色点斑,下及口角黑纹粗大,颈背黑斑亦极醒目。
描述依据标本 台湾南投2雄(FMNH nos. 169331, 169340),花莲1雄2雌(FM...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生活吋体长40-50厘米,寬約10厘米。口偏于腹面,有触手20个。背面深灰色,稀疏地散生一些小疣足,并有許多显著的目状斑紋,排列成不規則的紕行。斑紋的直径一般为5-7毫米,但常有变化。各斑紋的周围为一黑色环,环內为黄色,中央有一黑色小疣足,看起来很象睛...
中国经济动物数据库
鉴别特征 本种与相近种细脆很相似,其主要区别是体侧纵沟间背鳞14行,鼻鳞与前额鳞间仅有1枚小鳞,体背面无具金属光泽的蓝斑。
形态根据《台湾两栖爬虫动物》及《台湾爬虫动物—蜥蜴类》描述。
体呈圆柱形与细脆很相似,体粗壮,头呈长...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雌蛛体长5.16,头胸部长1.75,宽1.75;腹部长3.97,宽3.41。后中至后侧之间的后方及后中之后至中窝均有一不清晰的灰斑。中窝不明显。两列均后曲,前中间距小于前中侧间距,后中间距小于后中侧间距。中域梯形,后边大于前边(0.38:0....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体小似蚯蚓,是我国类最小的种类,全长最大者可达165毫米。生活时,吻端、肛部及尾尖带白色,背面棕黑色,腹面较浅,全身具金属光泽。吻端正后方依次为前额鳞、额鳞及间顶鳞。鼻孔位于前后二枚鼻鳞之间、隐藏于鳞下呈一小黑点,但明显可见。上唇鳞4枚,第一片最小,第四片最大。通身被覆圆鳞;环体一周20行。
中国动物图谱数据库
量度 全长约410,嘴蜂34—39,翅200—220,尾80—107 ,趾蹠34—38毫米(♂)。雌体较小,但相差并不太大。
形态 羽色鲜艳。头的上下乌黑,两侧颜面淡黄色,有黑色斑纹横贯部,故又名“鸭”。胸部有许多黑点...
中国动物图谱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