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ll0~175mm。头顶和上背具黑褐色纵纹;下背至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几呈纯褐色;飞羽暗褐外缘沾棕色;下体苍白或淡棕白色;尾羽棕褐,尖端淡棕白,具暗褐色次端斑和满布褐色细横纹。夏羽上体纵纹和底色对比不明显;羽色随亚种的不同而变化。两性相似。
云南鸟类数据库
两性翅面色彩斑纹不同,而翅反面却相同。
雄蝶翅面黑褐色,除狭窄外缘外,其余有暗紫光泽;翅反面褐色,斑纹色比底色浓,斑纹排列类似其他种;后翅m1室的斑外侧凹陷。雌翅面黑色至黑褐色,前翅中域浓紫斑明显,后翅有紫色鱗片,尾突不长。
中国蝴蝶数据库
鉴别特征 体型较大,头背及头侧有明显的浅色斑纹。背盘长卵圆形,骨质背板几呈圆形。头宽阔而低,吻端钝圆,吻突短,长约及眶径之半。头骨鳞骨直出后伸而行,枕骨棘后端扩大成匙柄状;眶径大,眶间距小于眶径而大于眶后弓之宽;颈板宽大,侧端不具明显的羽状...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雄性 体小型。颜面倾斜,颜面隆起在中单眼之下凹陷。触角细长,到达后足股节基部。复眼较小,垂直直径为眼下沟长的1.3倍(图217,f)。头侧窝狭长,长为宽的3倍。前胸背板后横沟位于中部,沟前区长度约等于沟后区之长度,侧隆线呈弧形弯曲,侧隆线前半段外侧及后半段内...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翅展38 mm。头部褐白色,颈板褐色。前翅浅黄褐色,前缘苍白色;1条橘黄色的纵纹从翅基部经过中室和M2、3脉间到达外缘前;从顶角伸出的斜线不明显。后翅苍白色。
雄性外生殖器:爪形突很长,末端二岔状加宽;颚形突细长,指状;抱器瓣基半部宽,端半部很...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翅展56—60 mm。翅灰白色。前翅中室中部与端部各有1个大黑斑;中室端外有2个红心黑斑(前缘斑);翅中部有灰褐色横带连接前缘斑与内缘斑;亚外缘带灰色半透明;外缘带宽,灰色半透明。后翅前缘基部、中部和翅中央各有1个镶黑边的橘斑;亚外缘具清晰新月形或三角...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翅展18—26mm。白色,下唇须边缘暗褐色,触角黄色;前翅前缘及外缘区具黄色宽带,前缘基部具黑边,一黑色亚基点,横脉纹一黑点,亚端线一列黑点位于3至7脉上,有些个体亚端线不明显;后翅淡黄色。
Bremer原系根据1♀定名,我们从北京及安徽采到的个...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骨针20根,其中主针2根等长,四翅状,比18根副针长而宽。副针同形,亦为四翅状,但在显微镜下翅片的轮廓往往由于折光关系而不能看清。全部骨针基部较宽,具大的十字叶,延向末端逐渐瘦削,针尖简单。中央囊长卵形。胶膜一层。肌原纤维25-40条,宽扁形。
...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皮壳壁薄,壳宽为髓壳的两倍,具不规则类圆形孔,孔宽约为桁宽的3-8倍或更宽。髓壳具规则的六角形网孔,孔宽约为桁宽的10倍。放射针20根,针身强壮,呈三片棱柱形,末端削尖,各棱缘生出向前的小锯齿。各放射针的近心段在棱缘上生出横向呈树枝状的分枝,分枝基端简单,粗壮...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 成体体长1.29~2.35 m,雄性比雌性略大。飞旋原海豚体型细长,喙长而细,在额隆顶点处的头部也很狭长。背鳍基本为三角形,但有各种变化,从略呈镰刀形的直角三角形到直立的等腰三角形。在美洲的地方种群的成年雄性,背鳍可向前倾斜以至于看上去好像在倒退着游泳...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