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脊前部的正中有少数弱;四肢除上臂、下臂及胫部内侧的鳞片外,均被鳞;胸鳞和前腹鳞起。尾长,至少超过头体长的1.5倍。背部中央自颈部至尾梢有一白色纵纹。无腋斑。
中国爬行动物数据库
形态特征 泳钟体似五角锥形,宽12—13mm。泳钟体每个边上有5个大小约相等的刺状突起,面光滑,腹辐管伸向泳钟顶部,泳囊较小,泳囊口边缘、特别是背缘,有一列形状相近的圆齿列(图42)。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特征 泳钟体似短五角锥形,宽16—18mm。泳钟体和侧以及背面有许多胶质刺状突起。泳囊透明,中等大,1条腹辐管伸向泳钟上部,2条侧辐管从背辐管两侧分出,其末端与环管相连(图41)。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背鳍39—45;臀鳍4;胸鳍12—13;尾鳍9—1O。骨环19+40。
体长164—196毫米。体长为体高24.5—38.1倍,为头长8.5—9倍。头长为吻长1.5—1.7倍,为眼径6.6—11.2倍,为限间隔9.8—13.1倍。身体细长,躯干横切面七角...
中国动物图谱数据库
形态 依据西藏聂拉木(4雄3雌)及吉隆(蝌蚪)标本。
成体:雄蟾体长88mm,雌蟾体长96mm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167。头顶深陷;头部骨质宽,有短的顶而无鼓上表面似由许多圆疣连缀而成,从吻端至眼前角达上眼睑后缘,与耳后腺紧相接;头宽大...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特征
多营养体期:前泳钟体长4.7—5.3mm。钟体胶质硬,不甚透明。各条都很圆钝突出,界限不清楚,侧和水平交叉处不形成明显的突出,但向两侧突出如耳朵状(腹面观或背面观),顶横腹面深凹。
后泳钟体长14.2—16.3mm。...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特征
多营养体期:前泳钟体较狭长,长4.0—5.4mm。2条腹和1条右侧在泳钟顶汇合,左侧和背不抵达泳钟顶。干室较深,顶部尖,向腹面倾斜,呈爪状。泳囊口无齿,体囊呈纺锤形,约为泳囊长的2/3,基部有一个细小柄,与干室顶成一个角...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形态特征
多营养体期:前泳钟体长4.2—5.0mm,外表有5条旋转的纵,左腹不抵达泳钟体顶部,因此到达泳钟顶汇合的只有4条的边缘有锯齿。整个泳钟体呈同方向扭转,泳囊也跟着扭转。干室较浅,顶部尖,向腹面倾斜。口板分2叶,不对称,左...
中国动物志数据库
背鳍Ⅸ,11;臀鳍11;胸鳍23;腹鳍Ⅰ-5;尾鳍11(分枝)。侧线有孔鳞52—56,4/21;鳃耙外行7+15,内行5+13。体长89一168毫米。体长形,稍平扁,后方较尖;体长为体高6.6一7.2倍,为头长2.3—2.5倍。头大,平扁,骨细锯齿状,后有...
中国动物图谱数据库
两眼间有“()”形黑色骨质眶上低而窄;枕部隆起;耳后腺长大,略呈三角形;外侧3趾间约具1/3蹼;雌蟾背面有略对称排列的深色斑纹。
中国两栖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