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Timaliinae |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 属名 | Garrulax Lesson,1831 |
| 属中文名 | 噪鹛属 |
| 学名 | Garrulax poecilorhyrnchus ricinus(Riley) |
| 中文名 | 棕噪鹛 |
| 英文名 | Rusty Laughing Thrush.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Dryonastes berthemyi ricinus Riley,1930,Proc.Biol.Soc.Washington,43:80(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云南西北部Ndamucho,south of Lutien,27°12 ′N,99°28 ′E)。 Dryonastes berthemyi ricinus,Riley,J.H.,l931,Proc.U.S.Nat.Mus.vol.80:35. Garrulax poecilorhynchus ricinus,郑作新,1987,P.688;1994,P.125;郑作新等,l987,11:120;彭燕章等,l987,P.306。 Garrulax caerulatus ricinus,Howard,R.& Moore,A.,l980,P.429;Mayr,E.& Paynter,R.A.,l964,10:366。 |
| 鉴定特征 | 全长250~280m。前额基至眼先黑色;头顶至后枕棕黄褐色,各羽均狭缘黑褐色;后颈至背及喉至上胸呈纯棕黄褐色;翅和尾羽表面棕红褐色,外侧尾羽端部白色;下胸至腹部和胁深灰;尾下覆羽白色。两性相似。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有3亚种,均分布于中国(郑作新等,1987),云南有l亚种。 |
| 分类讨论 | 棕噪鹛该亚种在云南的分布,仅有Riley(1930、1931)的记录。模式标本采集地,据所标经纬度,应属丽江县的鲁甸南部。据Riley(1931)记述:在鲁甸以南的Ndamucho,10月采集1只雄鸟,2只雌鸟,采集地海拔1400英尺(=4267m)。这3号标本与福建山地的benhemyi亚种相似,但上体和前颈及颈部的褐色较淡,胸和腹部多淡灰色;翅长l26mm,尾长132mm,嘴峰20mm,中趾长24.5mm。棕噪鹛所记录的3亚种,指名亚种仅见于台湾,G.P.berthemyi亚种分布于四川峨眉、屏山,贵州遵义、绥阳、江口、惠水、雷山,安徽黄山,浙江天目山及福建挂墩(郑作新等,1987)。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仅收藏采自贵州江口梵净山的标本(4♂♂,6♀♀)。 |
| 分布地 | 云南西北部丽江鲁甸(Riley,1930)。 |
| 生态学 | 栖息于亚热带山地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下灌丛、竹林之中,结群活动。 栖息地海拔1200~4267m。资源状况为罕见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中国华中至东南及台湾地区特有种。 |
| 图像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