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科名 |
Timaliinae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属名 |
Garrulax Lesson,1831 |
属中文名 |
噪鹛属 |
学名 |
Garrulax galbanus simaoensis Cheng et Tang |
中文名 |
黄喉噪鹛 |
英文名 |
Yellow—throated Laughing Thrush |
俗名 |
黄腹噪鹛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Garrulax galbanus sinutoensis Cheng et Tang(郑作新和唐瑞昌),1982,Sinozoologica(动物学集刊)2:l~2(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云南西南部思茅)。
Garrulax galbanus sinutoensis,郑作新等,l987,11:102~104。
|
鉴定特征 |
全长238~343mm。体形较画眉稍小;脸黑;头顶蓝灰;背羽棕褐;喉黄;胸黄灰(思茅亚种);腹部黄白色向后渐淡;飞羽外缘灰褐,尾羽淡灰褐,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原记录2亚种(Mayr & Paynter,1964;Howard & Moore,1980),郑作新等(1982)依采自云南思茅的标本鉴定为G.g.simaoensis新亚种。所以,现有.3亚种(郑作新等,1987)。中国分布2亚种,云南有思茅亚种。 |
采集地 |
思茅石头山l956.3.4.(依郑作新、唐瑞昌,1982)。 |
形态描述 |
雌性成鸟:头顶暗蓝;额基、头侧及颏等均黑;背部以及两翅覆羽和内侧飞羽均淡棕褐色,外侧飞羽的外(甲+羽)灰褐色;尾羽淡灰褐,中央2对具有宽阔的暗褐色次端斑;其余尾羽均具宽阔的白色羽端,端部前缘稍黑;喉黄;胸部具黄灰色宽阔横带;腹部黄白,两侧为淡灰橄榄色;尾下覆羽纯白。
雄鸟相似,但下体黄色更著,胸部的黄灰色横带也更明显。
|
分布地 |
该亚种仅记录于云南南部思茅。指名亚种分布于印度阿萨姆东南部和缅甸西部;G.g.coutoisir亚种分布于江西东北部婺源 |
生态学 |
栖息于南亚热带丘陵地带的浓密阴暗的次生林及灌木丛、竹丛地带,结小群活动。杂食性。据Robson(2000)记述:在东南亚地区的繁殖期为4~6月。巢呈不整齐的浅杯状,营于藤蔓或林下灌丛之中,离地0.6~3m。每窝产卵2~4枚。蛋壳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也呈淡蓝色。卵的量度为23.6~27.7mm×17.8~20.1mm。
栖息地海拔800m左右。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为印度阿萨姆东南部。缅甸西部和中国江西东北部及云南西南部,成点状分布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