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Timaliinae |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 属名 | Pomatorhinus Horsfield,1821 |
| 属中文名 | 钩嘴鹛属 |
| 学名 | Pomatorhinus ochraeeiceps ochraceiceps Walden |
| 中文名 | 棕头钩嘴鹛 |
| 英文名 | Ochraceous—headed Scimitar Babbler,Red—billed Scimitar Babbler.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Pomatorhinus ochraceiceps Walden,1873,Ann.Mag.Na.Hist.12(4):487(模式标本采集地:缅甸Karen Hills)。 Pomatorhinus ochraceiceps ochraceiceps,Ali,S.& Ripley,S.D.,l971,6:147;Howard,R.& Moore,A.,l980,p.419;Mayr,E.& Paynter,A.R.,l964,10:277;郑作新,1987,P.652;郑作新,1994,P.119;郑作新等,l987,11:31;彭燕章等,l987,P.287。 |
| 鉴定特征 | 全长201~246mm。嘴红色,形侧扁细长而向下弯曲;头顶、背羽和翅及尾羽表面呈棕黄色;白色眉纹从眼先伸达枕侧;眼先至眼周黑色,耳羽黑褐色,形成脸部的宽阔黑带;颏、喉和胸、腹部大都白色;胁和尾下腹羽橄榄黄褐色。两性相似。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记录4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我国分布2亚种(郑作新,1994),均仅记录于云南。 |
| 采集地 | 勐腊:勐仑l959.4.4.,曼粉l982.4.24.;景洪大勐龙1960.1.15.;西盟南康河1960.1.19.。 |
| 形态描述 | 成鸟:前额、头顶至后枕浓棕黄褐色;后颈、上背至尾上覆羽和肩羽棕黄褐色;翅上覆羽和飞羽表面亦呈棕黄褐色,飞羽内(甲+羽)黑褐色;中央尾羽和外侧尾羽的外缘棕黄褐色,隐现暗褐色横纹,外侧尾羽内(甲+羽)黑褐色;颏、喉至胸和腹部中央白色;胁部和覆腿羽及尾下覆羽棕黄褐色。 幼鸟:与成鸟相似,但羽色较浅淡。 虹膜粉黄或赭红色;嘴橙红色;跗蹠和趾及爪黄褐色。 |
| 分布地 | 云南西南部西盟、景洪、勐腊,为留鸟。国外分布于缅甸南掸邦和克仑邦、德林达依,泰国北部山地、越南北部和老挝北部。 |
| 图像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