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Timaliinae |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 属名 | Pomatorhinus Horsfield,1821 |
| 属中文名 | 钩嘴鹛属 |
| 学名 |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albipectus La Touche |
| 中文名 | 棕颈钩嘴鹛 |
| 英文名 | Rufous—necked Scimitar Babbler,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
| 俗名 | 小弯嘴(中国台湾)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albipectus La Touche,1923,Bull.Brit.Om.Cl.43:173(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云南西南部思茅)。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albipectus,Howard,R.& Moore,A.,l980,p.419;Mayr,E.& Paynter,R.A.,l964,10:275;RobsOil,C.,2000,p.454,pl.89;郑作新,1987,p.650;1994,p.118;郑作新、龙泽虞等,l987,11:29;彭燕章等,l987,p.286;约翰?马敬能等,2000,p.404,pl.104。 |
| 鉴定特征 | 全长l60~203mm。头顶和背羽橄榄褐色,后颈和颈侧棕红色;具显著的白色眉纹;颏、喉至胸白色;胸部具橄榄褐色或棕栗红色与白色相间的纵纹,分布于海南岛和台湾的亚种胸部的条纹呈黑褐色;下体余部橄榄褐以至棕褐色。两性相似。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记录14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我国分布10亚种(郑作新, 1994),云南记录3亚种及其居间类群。 |
| 采集地 | 思茅1956.12.27.;孟连宗勒l960.2.1~18.;澜沧营盘黑山l966.4.6.;勐海:城郊l960.1.30.~2.11.,勐混l958.12.27.;景洪大勐龙1960.1.21.;勐腊:城郊1960.3.8.,l983.6.25.,新寨l958.5.11.,易武l955.5.5.,l959.6.27.,l960.1.16~19.;江城岩脚l972.6.12~25.;金平河头寨1956.5.13.。 |
| 形态描述 | 前额、头顶至后枕暗橄榄褐,额部微沾灰色;背羽橄榄褐,稍沾棕黄色;颏、喉至胸及腹部大都白色,或喉侧和胸部及腹部具淡橄榄黄褐色纤细纵纹;胁部和覆腿羽及尾下覆羽呈橄榄黄褐色;嘴蜡黄色,仅上嘴基部呈黑色;余部与前亚种相似。 |
| 分布地 | 思茅、孟连、澜沧、勐海、景洪、勐腊、江城、金平等云南西南部地区,为留鸟;在江城、金平地区有与P.r.reconditus亚种的混交类型。国外分布于老挝北部。 |
| 图像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