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Timaliinae |
| 科中文名 | 画鹛亚科 |
| 属名 | Pomatorhinus Horsfield,1821 |
| 属中文名 | 钩嘴鹛属 |
| 学名 |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Hodgson |
| 中文名 | 棕颈钩嘴鹛 |
| 英文名 | Rufous—necked Scimitar Babbler,Streak—breasted Scimitar Babbler. |
| 俗名 | 小弯嘴(中国台湾)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 引证信息 | Pomatorhinus ruficollis Hodgson,1836,As.Res.19:182(模式标本采集地:尼泊尔)。 |
| 鉴定特征 | 全长l60~203mm。头顶和背羽橄榄褐色,后颈和颈侧棕红色;具显著的白色眉纹;颏、喉至胸白色;胸部具橄榄褐色或棕栗红色与白色相间的纵纹,分布于海南岛和台湾的亚种胸部的条纹呈黑褐色;下体余部橄榄褐以至棕褐色。两性相似。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记录14亚种(Howard & Moore,1980),我国分布10亚种(郑作新, 1994),云南记录3亚种及其居间类群。 |
| 分类讨论 | Mayr & Paynter(1964)收录了La Touche(1921)依在昆明附近宜良可保村采集的标本,鉴定P.r.laurentei新亚种。郑作新(1987)、郑作新等(1987)将其归列为P.r.reconditus亚种的同物异名。笔者将采自昆明、景东、景谷、镇沅、弥勒、新平等地区的标本和采自滇西的similis亚种、滇西南的albipectus亚种及滇东南河口、富宁、麻栗坡等地的reconditus亚种的标本相比较,发现采自昆明、景东、景谷、镇沅、弥勒、新平等地标本的羽色特征介于3亚种之间。所以,将其列为P.r.reconditus×albipectus×similis3亚种的居间类群。彭燕章等(1987)将采自云南东南部的棕颈钩嘴鹛定为P.r.saturatus亚种,该亚种Mayr & Paynter(1964)将其归列为reconditus亚种的同物异名。 |
| 图像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