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PASSER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雀形目 |
| 科名 | Turdinae |
| 科中文名 | (1)鸫亚科 |
| 属名 | Turdus Linnaeus,1758 |
| 属中文名 | 鸫属 |
| 学名 | Turdus kessleri(Przevalski) |
| 中文名 | 棕背黑头鸫 |
| 英文名 | Kessler’S Thrush. |
| 亚种判定 | 否 |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 引证信息 | Merula kessleri Przewalaki,1876,Mongol.Strana Tangut.,2:62(模式标本采集地:中国甘肃)。 Turdus kessleri,Ali,S.& Ripley,S.D.,l973,9:124;Howard,R.& Moore,A.,1980,p.412;Mayr,E.& Paynter,R.A.,l964,10:200;郑作新,1987,p.637;2000,p.116;郑作新等,l995,10:198~200;彭燕章等,l987,p.278。 |
| 鉴定特征 | 全长240~290mm。雄鸟头和后颈至上背及喉至前胸、翅和尾羽呈黑色;上背和胸带淡皮黄白色;肩羽和下背及胸、腹部棕栗色。雌鸟与雄鸟相似,但羽色较浅淡;头顶、后颈至上背和胸部褐色;喉近白而具黑褐色斑纹;翅和尾羽暗褐色;余部大都为棕黄色。 |
| 采集地 | 德钦白马雪山1995.6.17.。 |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后颈至上背和颏、喉至上胸及头侧均呈黑色;耳羽具不明显的灰白色羽干细纹;背和内侧肩羽连至胸带为淡皮黄白色;外侧肩羽和下背及下胸和腹部、两胁呈棕红色;翅和尾羽呈黑褐色;尾上覆羽褐色沾棕;尾下覆羽黑褐色;羽端棕黄色。 雌性成鸟:头、颈橄榄褐色,耳羽亦然,但具白色纤细羽干纹;两翅和尾暗褐色,余部均棕黄色;颏、喉棕黄,喉侧具少许暗褐斑;胸橄榄褐色;腹棕黄色;尾下覆羽暗褐具棕黄色羽端斑(郑作新等,1995)。 虹膜褐色;嘴黄色;跗蹠和趾、爪暗褐色。 |
| 分布地 | 云南西北部中甸、德钦,留鸟。省外分布于西藏东南部、四川西部和西北部、甘肃西部和青海大部,为留鸟。国外偶见于锡金。 |
| 生态学 | 栖息于高山松林或灌丛、草甸、裸岩等生境,亦见于村落旁农田和小树林中,有季节性垂直迁徙。成群活动,常贴近地面飞行,开始鼓翅而后滑行,少鸣叫。营巢于岩石洞穴中或农田旁灌丛中。巢由草根构成,内垫鸟羽和其他动物毛(郑作新等,l995)。据采自川西和西藏东南部的3号标本的胃检资料,松子、桨果及其他植物种子约占胃容物的58%,其余为鞘翅目等昆虫碎片。 栖息地海拔3000~4200m。资源状况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为东洋界,西南山地特有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