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CICON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鹳形目 |
科名 |
Threskiornithidae |
科中文名 |
鹮科 |
属名 |
Pseudibis Hodgson |
属中文名 |
黑鹮属 |
学名 |
Pseudibis papillosa davisoni(Hume) |
中文名 |
黑鹮 |
英文名 |
White Shouldered Ibis,Davison’s Ibis,Black Ibis. |
俗名 |
白肩鹮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引证信息 |
Geronticus Davisoni Hume,1875,Str.Feath.,3:300(模式标本采集地:缅甸德林达依)。
Pseudibis papdlosa davisoni,Mayr,E. & G.W.Cottrell,1979,P.265;Smythies,B.E.,l986,P.30;郑作新,1987.P.39.
|
鉴定特征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黑鹮分化为2个亚种,我国仅1亚种。 |
采集地 |
云南省西南部1899.4.(Rothschild,1926)。 |
形态描述 |
据Baker,1929)
成鸟:头部裸露.皮肤黑色;颈部、翕羽、下背、腰和下体羽毛概褐色,肩羽和背部具铜绿色光彩;尾羽黑,闪蓝绿色光泽;内侧翅上小覆羽白色,形成显著白斑;两翅余部羽毛均黑色,闪深蓝或紫蓝色光泽。
虹膜橙红色;嘴铅绿或暗绿色;胫的下部、跗蹠和趾砖红色
|
分布地 |
国内仅录于云南西南部,罕见旅鸟。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部、马来半岛、婆罗州等地。 |
生态学 |
黑鹮在云南省西南部的分布,自1899年4月由Captain Wingate采集到1只雄性成鸟之后,没有再次的获见记录。黑鹩属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类,但目前的资源现状不甚清楚(King,1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