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段 | 内容 |
|---|---|
| 目名 | CICONIIFORMES |
| 目中文名 | 鹳形目 |
| 科名 | Ardeidae |
| 科中文名 | 鹭科 |
| 属名 | Dupetor Heine et Reichenow,1890 |
| 属中文名 | 黑鳽属 |
| 学名 | Botaurus stellaris(Linnaeus) |
| 中文名 | 大麻鳽 |
| 英文名 | Great Bittern |
| 俗名 | 水母鸡 |
| 亚种判定 | 是 |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 引证信息 | Ardea stellaris Linnaeus,1758,Syst.Nat.,ed.10,1:144.(模式标本采集地:瑞典)。 |
| 鉴定特征 | 体形较大,嘴较跗蹠短甚,也较中趾(不连爪)为短;全身羽毛主要呈皮黄色,满布黑色纵纹和杂斑 |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记录2亚种,我国仅有指名亚种。 |
| 采集地 | 昆明滇池1960.12.;江川星云湖河咀1983.12.26.;石屏异龙湖1983.12.11—13.;寻甸羊街1976.1.23.;澜沧l960.2.28.。 |
| 形态描述 | 成鸟(冬羽):前额、头顶至后枕黑褐色,枕冠羽端淡皮黄,并具黑色纤细波形横纹;后颈、肩和上背黑色,羽缘皮黄色,形成粗著的黑色纵纹及黄黑相嵌的虫蠹状斑纹;下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皮黄色,具宽窄不一的黑褐色波形横斑;翅缘淡棕白,大、中覆羽及内侧飞羽外缘浅皮黄色,每羽中央具暗褐色波形横纹及棕褐色不规则带斑;翼角小覆羽、小翼羽、初级覆羽和飞羽淡棕色,满布黑褐色横斑、波纹和点状杂斑;眉纹、耳羽和颈侧皮黄色,布有稀疏的黑褐色纤细横纹;颚纹粗著,黑褐色;颏、喉淡棕白,中央喉纹棕栗色;胸、腹部皮黄色,前胸中央具棕栗色粗著条纹,两侧具黑色粗宽纵纹;下腹部至尾下覆羽的皮黄色较浅淡,褐色纵纹亦较狭窄且稀疏;翅下覆羽和腋羽亦呈淡皮黄色,布有淡褐色波形横斑。两性相似。 虹膜黄色;眼先裸露黄绿色;嘴峰角褐色,两侧和下嘴黄绿色;跗蹠和趾黄绿,前缘沾青灰色;爪角褐色,中趾爪内侧具栉缘。 |
| 分布地 | 昆明、曲靖、玉溪、思茅、红河等地,为冬候鸟。省外分布于新疆西部、东北、辽宁、河北等地,夏候鸟或旅鸟;山西、甘肃、河南、山东、青岛、贵州、广西及长江流域、四川、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旅鸟;台湾(冬候鸟?)。国外分布于英国南部、西伯利亚东部、日本、非洲西北部、中东等地,繁殖鸟,冬季从欧洲西部和中部南迁至非洲北部热带地区、黑海、里海、阿拉伯湾、巴基斯坦、印度北部、缅甸、马来亚、菲律宾等地。 |
| 生态学 | 大麻鳽冬季多见单个栖息于湖泊、河流、坝塘边浅滩地带的芦苇、草丛和水田中。夜行性活动,白天多隐蔽静栖,夜晚活动觅食。剖验l2月采集的3只鸟胃,见有家鼠(1次)、鳝鱼(2次)、麦穗鱼(2次)、蛙(1次)、泡沫虫(1次)、水草(1次)。动物性食物占97.2%,植物性食物占2.8%。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1300—18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 |
| 图像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