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CORACIIFORMES |
目中文名 |
佛法僧目 |
科名 |
Alcedinidae |
科中文名 |
翠鸟科 |
属名 |
Ceryle Boie,1828 |
属中文名 |
鱼狗属 |
学名 |
Ceryle rudis leucomelanura Reichenbach |
中文名 |
斑鱼狗 |
英文名 |
Lesser Pied Kingfisher.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引证信息 |
Ceryle leucomelanura Reichenbach,1851,Handb.spec.Orn.Invest.Alce.:21(模式标本采集地:斯里兰卡)。
Ceryle rudis leucomelanura,Ali,S.&S.D.Ripley,1970,4:71—72;Howard,R.&A.Moore,1980,p.225;Peters,J.L.,l945,V:167;郑作新,1987,p.359;彭燕章等,1987,p.144.
|
鉴定特征 |
与冠鱼狗较相似,整个上体均为黑白相杂,但个体较小;羽冠不及冠鱼狗大而明显;眼后具一道长而宽阔的白色眉纹;尾羽白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初级飞羽白色而具宽阔的黑褐色端斑。 |
亚种信息 |
全世界共有4亚种,我国录有2亚种。insignis 亚种嘴较长,嘴长(自鼻孔前缘量起)9♂♂54.4mm,6♀♀旱旱55.2mm,上体黑色成分较多,分布于湖北、江西、广东、广
西、海南等地和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leucomelanura亚种嘴形较短,嘴长(自鼻孔前缘量起)11♂♂48.8mm,7♀♀49.6mm,上体黑色成分稍少,白色成分略多。云南仅有leu—comelanura亚种。
|
采集地 |
河口南溪1961.5.7.;景东:城郊1957.1.23.,l964.9.26.,蚂蟥堡1957.1.14.;思茅l957.2.9.,5.5.;景洪:井伞1960.4.10.,橄榄坝1957.3.21.;勐海:城郊1960.2.30.,勐混l958.12.28—30.;勐腊l956.4.20.;耿马孟定1964.5.18—26.;潞西遮放1962.4.1—5.;盈江芒线l965.4.30.。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前额、头顶、枕冠、眼周及眼先下方至耳羽黑色,或多或少杂有白色细纹;眼先上方及眉纹白色;后颈具白色而杂黑纹的领环,与白色的颈侧相连;上体余部羽基白色,先端黑色,在背、肩及翅上覆羽黑色成分较多,黑色的端部或多或少缀白色斑点或条纹;尾羽白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初级覆羽黑色;飞羽基部白色,端部黑色,内侧飞羽具狭窄的白色先端,最外侧几枚次级飞羽基部白色较少,内翈缘以白色,有的还具白色斑点,往内侧白色逐渐增多,黑色逐渐减少,至最内侧几枚时,整个羽片均为白色,仅外翈先端具一缀以白色斑点的宽阔黑斑;整个下体白色,喉侧具几条狭窄的
黑色纵纹,胸具两道黑色横带,前宽后窄,两胁具黑色斑块。
雌鸟:与雄鸟相似,唯胸部仅具一道宽阔的黑色横带,其中央有时被白羽分开。
虹膜浅褐,嘴及跗蹠均黑褐色。
|
分类讨论 |
郑作新(1987)将云南思茅和贡山的斑鱼狗列为insignis亚种。我们检查了采自云南各地的标本,其嘴蜂长度6♂♂48(40一52)mm,5♀♀50.5(48—55)mm (思茅的2♂♂嘴峰长为45,51mm),较分布于我国东南部的insignis亚种为短;与采自广东的insignis亚种相较,云南标本的上体黑色成分略多,而广东的标本上体的白色成分略
多。缅甸的斑鱼狗亦属leucomelanura亚种(Smythws,1986)。所以,我们认为云南仅分布有leucomelanura亚种。
|
分布地 |
思茅、景东、景洪、勐腊、勐海、河口、耿马、腾冲、潞西、盈江、师宗等县,留鸟。国内尚见于广西(郑作新,l987)。国外分布于印度、不丹、斯里兰卡、缅甸、泰国及印度支那等地。
|
生态学 |
与冠鱼狗相似,常见于江河、溪流、湖泊的岸边,停息在岸边的树上,觅食水生动物。剖验l只采自永德的鸟胃,胃内含物为鱼类。据郑作新等(1960),剖验采自西双版纳及其附近地区的2个鸟胃,均为鱼类。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160—18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区系从属东洋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