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COLUMB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鸽形目 |
科名 |
Columbidae |
科中文名 |
鸠鸽科 |
属名 |
Columba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鸽属 |
学名 |
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 Pallas |
中文名 |
岩鸽 |
英文名 |
Blue Hill Pigeon |
俗名 |
野鸽子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Columba Oenas & rupestris Pallas,1811.Zoogr.Rosso--Asiat.1:560(模式标本采集地:西伯利亚达乌尔地区)。
Columba rupestris rupestris,Howard,R.& A.Moore,1984,P.136;Peters,J.L.,1961,P.57;郑作新,1987,P.284—285;郑作新等,l991,6:40一42.
|
鉴定特征 |
形大小和羽色与普通家鸽近似。下背至腰白色;尾羽基部乌灰,羽端黑色,其间有一道醒目的宽阔白色横带。通体几为淡蓝灰色。从后颈向两侧至胸有一闪铜绿色光泽的环带,前胸呈暗紫褐色。两性相似。 |
亚种信息 |
计有2亚种,均见于我国。云南仅录有指名亚种。 |
采集地 |
德钦1960.8.5—8.9.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头及前颈暗灰蓝色;后颈、上背及上胸前部转为闪亮的绿色和紫色;背和两翅大部淡蓝灰色,翅上具有两道不完整的黑色横斑;初级飞羽外翈缘以灰褐色,末端黑褐色;下背及腰纯白;尾上覆羽暗灰;尾羽基部鸽灰色,末端黑色,中部贯以宽阔的白色次端斑。颏、喉鸽灰,上胸以后渐转为浅灰蓝色,至腹部变为灰白色;腋羽纯白。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但尾上覆羽更暗郁,胸部的紫色闪光较少。
虹膜橙黄色;嘴黑;跗蹠及趾暗红,爪黑褐色。
|
分布地 |
云南西北部德钦、中甸,留鸟。省外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和四川西部。国外分布于蒙古、西伯利亚东部及朝鲜。 |
生态学 |
岩鸽栖息于多岩石山地,常常结群在沟谷或田野、耕地里觅食。性不畏人。叫声“ku—ku”,与家鸽十分相似。由于岩鸽主要以各种农作物为食。因此,数量多时,对农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繁殖期为4—7月,结群筑巢于岩壁石隙中或岩洞里,有时也在较高的建筑物内营巢。巢较简陋,为小树枝搭成的简易平台,通常产2枚卵。岩鸽肉味鲜美,是传统的猎禽。
栖息地高度海拔2910--4200m。资源现状为常见种。区系从属广布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