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LAR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鸥形目 |
科名 |
Laridae |
科中文名 |
鸥科 |
属名 |
Larus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鸥属 |
学名 |
Larus Caius kamtschatschensis(Bonaparte) |
中文名 |
海鸥 |
英文名 |
Common Gull |
俗名 |
海鸥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是 |
引证信息 |
Gavina hinc.Larus kamtschatschensis(sic)Bonaparte,1857,Consp.Av.2:224(模式标本采集地:西伯利亚堪察加)。
Larus kamtschatschensis,Howard,R.& A.Moore,1984,P.130.
Larus kamtschatschensis,Peters,G.L.,l934,P.315;郑作新,1987,P.252—253.
|
鉴定特征 |
体形较红嘴鸥、棕头鸥大,而较银鸥略小。体羽主要呈白色;翕羽和翅上覆羽淡灰;第l、2枚初级飞羽黑色,端部具椭圆形次端白斑,其余飞羽灰色具宽阔的黑斑和白色羽端。下体纯白。幼鸟的头和胸部有模糊的淡褐色点斑。 |
亚种信息 |
Peters(1934)记录3个亚种。Howard & Moore(1980)将kamtschatschensis亚种单列为种。郑作新(1987)将分布于中国的海鸥仍列为kamtschatschensis亚种和尚有疑问的heinei亚种。因无标本可资比较,仍依郑作新(1987)的分类系统,将分布于云南的海鸥列为kamtschatschensis亚种。 |
分布地 |
昭通、昆明等地,旅鸟或冬候鸟(彭燕章等,1987)。国内分布于东部和东南部地区。该亚种国外分布限于西伯利亚东部和日本。 |
生态学 |
栖息于面积较大的水域,多在空中飞翔或水中浮游。在北部地区繁殖,冬季迁飞至我国东部及东南部越冬,偶见于云南高原湖泊。
栖息地高度海拔1000--1890m。资源现状为罕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