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CHARADRIIFORMES |
目中文名 |
鸻形目 |
科名 |
Scolopacidae |
科中文名 |
鹬科 |
属名 |
Tringa Linnaeus,1758 |
属中文名 |
鹬属 |
学名 |
Tringa erythropus(Pallas) |
中文名 |
鹤鹬 |
英文名 |
Dusky Redshank,Spotted Redshank |
俗名 |
红脚鹤鹬 |
亚种判定 |
否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Scolopax erythropus Pallas,1764,in Vroeg,Cat.Verz.Vog.Adumbr.:6(模式标本采集地:荷兰)。
Tringa erythropus,Howard,.R.& A.Moore,1984,P.126;Johnsgard,P.A.,1981,P.308—310;Peters,J.L.,l934.P.264—265;Rothschild,L.,l926,P.220;郑作新1987,P.217.
|
鉴定特征 |
体形与沙锥相近,上体以黑色为主,羽端具白色斑点和外缘;下背及腰白色;尾具黑白相间横斑。颏、上喉白;下喉至胸部亦白色,密布浅黑褐色横斑。 |
采集地 |
昆明(王紫江等,1984);蒙自1910.5.(Rothschild,1926)。 |
形态描述 |
成鸟:额、头顶、肩间部、上背黑色,羽端和外缘具白色不规则点斑;下背和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两翈具白色横斑;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与背同色;飞羽黑色,内侧几枚初级飞羽外翈具黑白相间点斑;第l、2枚初级飞羽羽干白色;上嘴基部至眼上方有一白色纵纹;颏、上喉白色;下体余部亦白色,密布浅黑褐色波状横斑;腋羽、翅下覆羽和尾下覆羽纯白。
虹膜褐色;嘴暗褐,基部暗红;跗蹠及趾黑红色,爪黑褐色。
|
分布地 |
昆明、蒙自,罕见冬候鸟或旅鸟。国内在新疆天山繁殖,迁徙时几遍及我国东部。国外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在地中海地区、波斯湾、印度支那地区越冬。 |
生态学 |
鹤鹬喜在沼泽或水域浅水处活动。以各种水生昆虫、幼虫、软体动物、甲壳动物、鱼和虾为食。
栖息地高度海拔.600--1890m。资源现状为罕见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