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段 |
内容 |
目名 |
PICIFORMES |
目中文名 |
行目 |
科名 |
Picidae |
科中文名 |
啄木鸟科 |
属名 |
Gecinulus Blyth,1845 |
属中文名 |
竹啄木鸟属 |
学名 |
Gecinulus grantia indochinensis Delaeour |
中文名 |
竹啄木鸟 |
英文名 |
Gecinulus Blyth,1845 |
亚种判定 |
是 |
是否指定亚种 |
否 |
引证信息 |
Gecinulus grantia indochinensis Delaeour,1927,Bull.Brit.Orn.Cl.47:154(模式标本采集地:越南北部的Backan)。
Gecinulus granitia indochinensis,Howard,R.&A.Moore,1 980,P.267;Peters,J.L.,l948,6:147;郑作新,1987,P.390;彭燕章等,l987,P.166—167.
|
鉴定特征 |
|
形态描述 |
雄性成鸟:羽色与9rantia亚种相似,但嘴端呈象牙黄色;体形较大;头至后颈多黄
色,且较鲜亮;背羽的栗红色亦较鲜亮;下体橄榄绿褐色更为浓著,并多显绿色。
雌性成鸟:与雄鸟相似,唯头顶前部不具粉红色块斑。
雄性幼鸟:1960年4月25日采自耿马孟定。与雄性成鸟相似,但嘴较短,整个嘴均
为牙黄色;飞羽、尾羽均较短,被鞘;头顶前部的浅红色斑块不及成鸟鲜亮,头部黄色
亦较暗,下体沾绿较少。 |
分布地 |
国内仅见于云南勐腊、耿马、河口等县,留鸟。国外分布于印度支那地
区北部及中部。 |
生态学 |
多见单个活动于竹林中。1959年4月6日在勐腊勐仑曾见l只从
河边杂木林中飞出,栖于竹子上并将其采获。食物主要为昆虫。剖检4月采自耿马的2胃,
其中1只为幼鸟,成体胃内含物全为蜂类碎片,幼鸟胃中亦全为昆虫。l月采自盈江的胃
内有蚂蚁及鞘翅目碎片。
在云南省分布于海拔270一800m。资源现状为稀有种。区系从属东洋种 |